2017年河北大学国际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贸易谈判回合
【答案】贸易谈判回合是指由关贸总协定发起,为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而举行的一系列多边贸易谈判。大多数国际贸易自由化最大的进展都是在贸易谈判回合中取得的。贸易谈判回合不是指某一项问题、某一次的谈判,而是采用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方式,把多边要谈的所有议题都纳入其中。正因为如此,一个贸易谈判回合是旷日持久的,有的甚至长达七八年。这种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方式,比逐项谈判有许多优势:
(1)一个贸易谈判回合允许参加方就广泛的问题寻求并争取利益;
(2)采取一揽子方式使减让比较容易达成;
(3)发展中国家和其他较弱小的参加方在这种贸易回合谈判中有很大的机会对多边贸易体制施加影响,而在其与主要贸易国家间的双边关系中,由于主要贸易国占主导地位,他们施加影响的机会就小得多;
(4)这种全球一揽子方式使对政治敏感领域的全面改革较为易行。
世贸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通过八轮回合谈判,各成员大幅度削减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 价格歧视
【答案】价格歧视是指一家企业在销售同样的商品(或服务)时,对不同的顾客索取不同价格的做法。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三级: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垄断企业向每个消费者索取其愿为每单位产品支付的最高价格;二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利用消费者的自我选择约束来分离不同的消费需求层次,从而向不同的消费者索取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是利用直接的信号将需求者分为几类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索取不同的价格。要成功地实施价格歧视,企业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市场力量;②企业必须知道或者能够推断出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的支付意愿; ③企业必须有能力阻止或限制支付低价的顾客将产品转卖给愿支付高价的顾客。
3. 要素流动
【答案】要素流动是指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具体包括劳动力流动、国际借贷和证券投资等形式的短期资本流动,以及跨国公司进行的长期投资等。就经济本身而言,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商品的国际流动(国际贸易)没有本质的不同,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政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远比商品的国际流动困难和复杂。如今,商品的国际流动越来越便捷,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还有很多限
制:大多数国家仍对移民做出严格的限制,东道国对国际资本短期流动的投机性和冲击力提高了警惕,大多数国家对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领域和股权比例做出了限制性规定等。
4. 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
【答案】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是指,即使宏观经济基础没有进一步恶化,但是由于市场预期的突然改变,使人们普遍形成贬值预期所引起的货币危机。在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中,货币危机的发生可能是预期贬值自我实现的结果。
5. 寻租
【答案】寻租是指为了达到某种垄断势力或获取超额利润而支付的租金或成本。这一概念由戈登、图洛克于1967年最早阐述,并由克鲁格于1974年正式引入经济学。传统理论认为垄断的形成本身没有成本,而寻租理论则认为形成垄断是由于利用了一部分的实际资源。有关寻租的大部分讨论一般集中在由政府培养或保护的垄断上,这是最普遍也是最强有力的垄断形式。
寻租理论说明:存在一个确定的个人寻租而引起的净社会损失领域。图洛克和克鲁格认为,寻求利润的厂商会努力运用各种资源而达到垄断,其间完全由个人进行或由政府资助,这样投入的资源正好与获得垄断而增加的盈利相等。于是代表垄断高价造成的超额利润的部分资源就被耗费掉了,而不是由消费者向垄断者转移。这种资源的耗费是用于取得垄断这种非生产性的活动。形成垄断的活动也是一种竞争性产业,因此从社会角度来看,投入寻租活动的所有资源等于所有的垄断利润。由于垄断会产生类似租金的垄断利润,追求利润的动机总会使一些人进行争取垄断地位的活动,这样形成垄断的活动就吸引了许多资源投入,结果导致社会财富再分配和巨大的资源浪费。
6. 对市场定价
【答案】对市场定价一般是指具有一定垄断势力的企业在不同的市场上对相同的商品按照不同的价格进行销售的行为。对市场定价其实是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在国际贸易中,对市场定价可以反映不同国家不同的市场需求状况,具有垄断势力的企业可以实施价格歧视,在需求缺乏弹性的国家收取较高的产品价格来弥补其生产成本。
7. 美元化
【答案】美元化作为一种事实,它是指美元在世界各地已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过程,它是指美元在美国境外的货币金融活动中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均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政策,它是指一国或一经济体的政府让美元逐步取代自己的货币并最终自动放弃货币或金融主权的行动。美元化的上述三种含义简单地称之为事实美元化、过程美元化和政策美元化。
8. 储备货币
【答案】储备货币是指一国政府保有的用作国际储备资产的货币。它作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在国际贸易中用作报价、支付和清算的工具,并在外汇交易中作为干预货币、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的手段,以及确定货币平价的标准等。
储备货币必须具备以下特征:①它要具有稳定的价值;②它必须是在世界贸易中起重要作用的国家的货币;③要有能够兑换该货币的活跃的外汇市场;④它必须是能够自由兑换的。一国货币有没有资格成为储备货币,取决于该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尤其是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中的地位。常用做储备货币的币种有美元、英镑、日元、瑞士法郎等。欧元诞生后,也用做储备货币。
二、综合分析题
9. 是否有数据能说明日本最近对外汇干预的大部分有冲销作用?你可以翻阅IMF 出版的《国际金融统计》查找关于日本的资料。
【答案】冲销性的干预对高能货币的供给没有影响。检验日本在2003〜2004年的外汇干预是
IMF 发行的否有冲销作用的方法之一是观察那段时期日本高能货币的存量是否有异常的变动。《国
际金融统计》中衡量了日本储备货币和最低黄金储备。
从2003年9月至12月,日本的外汇储备和高能货币都有大幅増加,这表明对外汇干预的冲销作用不明显。但是总体上看,日本外汇储备量的变化并不总是与高能货币的变化量相一致,特别是在2004年1月外汇干预达到顶峰,但在1、2月份,高能货币量却在下降,这表明存在对外汇干预的冲销作用(也有可能是经济中不受控的因素导致的抵消作用所致)。
10.一些评论家认为新兴经济体采取的固定汇率政策创造了一种道德风险。你同意这种看法吗?(提示:如果人们知道汇率每天都是变动的,借款者的行为或许会有所不同。)
【答案】道德风险来源于借款者也许会认为政府会坚守保持汇率稳定的承诺,从而会借入外国货币这一事实。这些借款者认为政府会阻止汇率变动风险出现,因而他们不愿意对汇率变动风险采取对冲操作。道德风险来自于借入者从事风险活动,并认为政府会保持汇率稳定——部分是由于政府的承诺,但是部分是为了阻止对借入外币的企业造成损害。
11.假设美元相对于欧元和日元的汇率的变化相同,但是,当你的其他财富收益率出乎意料地升高时,欧元相对于美元却意外地贬值,而日元则突然升值。作为一个美国公民,你认为欧元和日元这两种货币哪种风险更大?
【答案】日元的风险相对较大,欧元的风险相对较小。一方面,当其他财富减少时,欧元有可能会升值,会带来以美元衡量的较高的收益率,从而可以减少损失;另一方面,当其他财富水平异常高的时候,欧元资产可能会发生损失。因此,持有欧元可以减少总财富的波动性,故欧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