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国际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相对需求曲线
【答案】相对需求曲线是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市场相对需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在国际贸易理论中,为了分析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必须超越局限于一种产品的局部供求分析和局部均衡,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市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一般均衡分析。相对需求曲线就是联系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需求状况的有效方法。产品A 的价格与产品B 的价格的比值称为产品A 对产品B 的“相对价格”,市场对产品A 的需求数量与市场对产品B 的需求数量之比称为产品A 对产品B 的“相对需求”。联系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的曲线就是“相对需求曲线”。一般而言,相对需求是相对价格的减函数。相对需求曲线和相对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产品的均衡相对价格。
2. 通货膨胀
【答案】通货膨胀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它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
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系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实践中通货膨胀常用消费品价格指数(CPI )的变化来度量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商品和劳务”不包括金融资产;②货币价格指用货币表示的价格,而非用其他商品表示;③价格总水平,而不是某种特定商品的价格;④持续上涨,表现为一种趋势。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通货膨胀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可以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超级通货膨胀;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为平衡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可以分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3. 远期交易
【答案】远期交易是在未来约定时间上进行的交易。在外汇市场上,远期交易的工具是一份有固定格式和约束力的合同,按照合同,投资人同意在将来某日期购入或售出一笔商定数额的另一币种货币。交易价格的计算以即期汇率为基础,再按合同生效至交易完成时之间的利率走势作
一个调整。远期交易对于需要特殊交易的投资人是好的,但有不足之处,因为远期交易不能转让。
4. 里昂惕夫悖论
【答案】里昂惕夫悖论是指资本充裕的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多于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又多于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是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一产出法对美
国对外贸易商品进行计算,以验证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时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严重违背了要素禀赋理论,因此被称为里昂惕夫悖论。在里昂惕夫发表其验证结论后,西方经济学界大为震惊,并掀起了一个验证和探讨里昂惕夫悖论的热潮。虽然对里昂惕夫悖论至今也没有令人完全信服的解释,但它强烈地推动了新贸易理论的发展,因而成为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5. 欧洲货币体系(EMS
)
【答案】欧洲货币体系是欧洲共同体国家为实现经济一体化而于1979年3月13日建立的区域性金融体系。当时参加的国家有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和爱
1984年9月希腊加入,1987年5月12日西班牙加入,1987年11月10日葡萄牙加入,1995尔兰。
年1月1日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加入。
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创建欧洲货币单位;②建立双重的中心汇率制,以保证成员国汇率的稳定;③建立欧洲货币基金,取代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增强干预市场的能力。欧洲货币体系从创立到1999年欧元启动,经历了20多年的历程,在稳定汇率、抑制通货膨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6. 关税同盟
【答案】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参加同盟的国家划为一个关税区域,在区域内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行自由贸易,同时对区域外采取统一的关税及其他贸易限制等措施。关税同盟是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关税同盟可以分为完全关税同盟和不完全关税同盟。完全关税同盟是指将各加盟国的关税完全废除,这种关税同盟按惯例不受最惠国待遇原则的约束。但事实上,当关税同盟成立时,各国原有的关税并不能立即完全废除,为避免引起经济混乱,只能循序渐进。所以,在过渡时期,加盟国仍有一些关税存在,这种情况就是“不完全关税同盟”。不完全关税同盟由于不能避免最惠国待遇原则的约束,因此必须取得同盟外其他各国的谅解。
7. 升值
【答案】升值是指单位货币所含有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的上升,又称“货币增值”、“通货升值”,是“货币贬值”的对称。货币升值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答:从国内角度看,货币升值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是指增加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属量,提高其对金属的比价,以提高本国货币价值的措施,而在现代纸币制度下它是指当流通中的纸币数量低于所需要的货币需要量即通货紧缩时,纸币价值上升。从国际角度看,货币价值表示为与外国货币的兑换能力,具体表现为汇率的变动。这时货币升值就是指一单位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能力的提高,即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提高。
8. 名义的和实际的有效汇率指数
【答案】名义有效汇率指数是以贸易比重为权数的综合汇率,它反映了一国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波动程度。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是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剔除本国物价相对样本国家的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对本国实际购买力的影响。由于实际有效汇率不仅考虑了一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的变动,而且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
在间接标价法下,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上升代表本国货币相对价值的上升,下降表示本币贬值。当一国的实际有效汇率下降时,意味着该国货币的贬值幅度较之其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贬值的幅度更大,该国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相对提高,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贸易收支容易出现顺差,反之则相反。
二、综合分析题
9. 在土地便宜的美国,用来养牛的人均土地要多于用于种植小麦所用的人均土地。但是在那些比较拥挤的国家里,土地昂贵而劳动力便宜,人们用于养牛业的人均土地通常比美国用于种植小麦的人均土地更少。我们是否仍然可以说,与种植小麦相比,养牛业是土地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是或为什么不是?
【答案】将养牛业定义为土地密集型,这是比较生产中使用的土地相对于劳动的比率得到的结果,而不是看所使用的土地相对于总人口的比率。美国养牛业中土地对劳动的比率超过了小麦生产中的这个比率,意味着养牛业在美国是土地密集型的。若其他国家养牛业中土地对劳动的比率超过了这个国家小麦生产中的这个比率,那么养牛业在这个国家也是土地密集型的。其他国家和美国的比较于这个目的并没有很大的关系。
10.我们在前面提到,为了避免重复计算GNP ,只计算在市场上出售的最终商品和服务。那么,GNP 中的进口是否也应被定义为仅仅包括最终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出口呢?
【答案】在进行GNP 核算时,只计算在市场上出售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原因是为了避免重复
计算。如果在GNP 核算中减去中间的进口产品并加上中间的出口产品,那么就不会发生重复计算。
例如美国钢铁企业向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和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出售钢铁,卖给福特汽车公司的钢铁就不该计入美国的GNP , 因为其价值已经包含在美国产出的汽车的价格内了。而卖给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钢铁也不记入最终的美国国民收入账户,因为丰田产品的价值计入日本的GNP , 但是在日本的GNP 中应减去这部分钢铁的价值,因为美国的钢铁企业得到了这笔款项。
11.使用模型分析在固定汇率制下,进口关税对产出和国际收支的影响。如果世界各国都通过征收关税来解决失业和改善国际收支的话,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答案】进口关税使得进口品的国内价格上升,导致消费由国外产品向国内产品转移,DD 曲线右下移,产出增加,本币有升值压力,为了维持汇率水平固定不变,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