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北京普通本科院校分类与定位研究

关键词:北京;高等院校;高校分类;高校定位;内容分析法

  摘要

随着首都经济和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人们对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也越来越关注。我国高等学校普通存在着定位互相模仿甚至抄袭的现象,形式化倾向严重的问题。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全国的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探讨与检验北京普通本科院校的分类与定位是否符合首都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北京普通本科院校该怎样分类、如何定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美国卡内基分类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且分类维度丰富,指导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和从多维度多视角进行分类;陈厚丰2008年提出的高校分类法,是在对国内国外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研究之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的,针对性强。本文主要参考这几种分类法,结合首都经济发展要求和北京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分别从高等学校的宏观管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师队伍等维度构建北京高校分类框架。随后,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北京普通本科院校的定位表述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各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照,发现北京普通本科院校在定位上存在学科结构追求“大而全”、 类型“偏高”、办学层次追求“高、大、全”、 人才培养目标“趋同”等问题。最后,本文对北京普通本科院校定位提出了简单的建议。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包括建立高校数据信息平台、从多方面对北京高等学校进行分类与评价以及利用教育经费进行调节等;同时高等学校也要明确自身定位: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把改革与创新作为高校定位的总方针,坚持国际化的视野;要立足自我,突出特色;要坚持以人为本,明确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