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研究以陕西省三原县普通初中36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方法,使用青少年行为问卷、情绪智力量表及“我的班级”问卷,调查收集了农村初中生的有关数据资料,分析探讨了初中生问题行为与班级环境、情绪智力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和教育实践应用提供参考。研究得出以下结果:
1.总体而言,初中生问题行为发生率并不高,但在问题行为的各个维度上表现不一。问题行为水平从高到低分别是:学习适应不良、神经症、退缩、违纪行为和攻击行为。
2.问题行为各维度性别差异显著,男生的问题行为显著高于女生的问题行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之间在问题行为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问题行为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初二、初三学生,初一年级学生在学习适应不良、攻击行为、违纪行为、退缩和神经质等多个维度上水平较低。
3.初中生情绪智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生的情绪智力显著好于男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之间、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在情绪智力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4.问题行为与班级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与纪律、学习负担等维度均呈现显著负相关;班级环境与问题行为中的学习适应不良、攻击行为、违纪行为、退缩和神经症等维度也存在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班级环境对问题行为有明显负向预测作用,班级环境越好,问题行为就越少。具体说来,班级环境可以有效预测学习适应不良问题,其中同学关系、秩序纪律和学习负担对学习适应不良、攻击行为均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秩序纪律和学习负担对违纪行为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同学关系、竞争和学习负担对退缩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对竞争的预测是正向的,对其它两项的预测是负向的;同学关系和学习负担对神经症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5.问题行为与情绪智力各维度之间均有显著负相关。情绪智力对学习适应不良、攻击行为、违纪行为和退缩及神经症的解释力显著。其中,自我调控子维度的解释力最高,情绪感知和运用情绪的解释力次之。
6.自我调控在班级环境和问题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关键词:问题行为、班级环境、情绪智力、初中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