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所803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 增加( )。

A.20亿元

B.60亿兀

C.180亿元

D.200亿元

【答案】D 【解析】

2. 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净值统计数字里,一个负的总投资数字( )。

A. 绝不会出现

B 如果厂房和设备的折旧总额足够大,就会出现

C. 如果在那年内没有生产任何厂房和设备,就会自然出现

D. 会由于那年内的存货缩减量足够大而产生

【答案】D

【解析】由于企业对厂房以及机器设备的投资不能为负,因此如果总投资出现负数,那只能由存货的大量减少所引起。若考虑净投资为负的情况,则厂房设备的折旧足够大时也能导致净投资为负。

3. 下列( )项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所包含的内容。

A. 均衡的增长率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

B. 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要使G=Gw =Gn

C. 通过调整收入分配,降低储蓄率,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

D. 从长期看,由于市场的作用,经济总会趋向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

【答案】D

【解析】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主要是对稳态经济的考察,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解释。

4. 假设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2%,若美元对英镑的名义汇率升值了3%,那么美元对英镑的实际汇率升值了( )。

A.1

B.13%

C.15%

D.25%

【答案】A

【解析】由,两边同时取对数并求全微分可得:e 变动的百分比=ε变动的百分比+pf变

,及美动的百分 比-P 变动的百分比。因此美元对英镑的实际汇率变动率为:

元对英镑的实际汇率升 值了l%。

二、论述题

5. 给出两个西方学者将微观经济学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的例子。

【答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学家开始对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割开来研究的这种分裂提出质疑。经济学界已经逐渐认识到宏观经济行为必须与其背后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联系在一起,只有一套经济学原理,而不是两套。下面试举两例来说明微观经济学是如何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

(1)卢卡斯供给曲线是以微观分析为基础推导的宏观总供给曲线。卢卡斯假定整个经济由v 个完全相同的厂商组成,只要推出代表性厂商i 的供给曲线,然后进行加总就可以得出整个社会的总供给曲线。

(2)新凯恩斯主义学者的理论致力于构筑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在新凯恩斯主义关于工资和价格豁性的理论分析中用到了不完全竞争理论。

6. 为什么说如果消费者遵循持久收入假说且能够进行理性预期,消费的变动就是不可预测的?

【答案】当消费者遵循持久收入假说且能够进行理性预期,消费的变动就是不可预测的。原因分析如下:

持久收入假说暗示消费者努力使各期的消费平滑化,所以当前的消费取决于对一生中收入的预期。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消费者根据现在对一生收入的预期选择消费。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得到修正其预期的消息,所以会改变自己的消费。如果消费者有理性预期,能最优地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那么,他们应该只对那些完全未预期到的事件感到意外。因此,他们消费的变动也应该是无法预测的。

三、计算题

7. 假定国会决定减少转移支付(如福利),并用相等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即进行一次财政结构的改变,使

减少转移支付 (1)试问均衡收入是增加还是下降? 为什么? 用下面例子检验你的答案:设开始时,边际消费倾向b=0.8, 税率t=0.25,收入Y=600,现在增加政府购买(2)找出均衡收入的变化△Y 。

(3)预算盈余变化△BS 是多少? 为什么会变化?

【答案】(1)均衡收入将增加。因为当政府购买增加额与转移支付减少额相等时,由于政府购买乘数大于转移支付乘数,从而导致均衡收入增加。

(2)政府购买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均衡收入变化

(3)预算盈余的变化; ; ,即均衡收入增加。 。

即预算盈余增加了2.5,之所以变化,是因为均衡收入增加,导致了税收增加,而政府支出又保持不变。

8. 某经济生产函数为Y=A(100L -0.5L 2),其中L 表示工作小时数,y 表示总产出,A 表示技术。劳动供给函数为L s =10+0.5w,w 表示实际土资; 假设初始A=2.0。

(1)一个有利的技术冲击使A 增加到2.5,求技术冲击前后均衡的总产出、工时数和实际工资水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一个不利的技术冲击使A 减少到1.5,求技术冲击前后均衡的总产出、工时数和实际工资水平,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根据生产函数可知劳动的边际产出量为:

MP L =A(100-L )

劳动的需求由劳动的边际产出量决定,因此劳动的需求函数为:

W=A(100-L )

己知劳动的供给函数为L s =10+0.5w,可知劳动市场均衡时:

L=10+0.5w=10+0.5A(100-L )

由A=2.0,解得L=55,此时w=90,Y=7975。

(1)当A=2.5时,解得:L=60,w=100,Y=10500。可见有利的技术冲击一方面提高了单位工时的产出,另一方面也通过提高工人的实际工资从而增加了劳动的供给,最终增加了充分就业的总产出。

(2)当A=1.5时,解得:L=48.57,w=77.15,Y=5516.22。可见不利的技术冲击一方面降低了单位工时的产出,另一方面也通过降低工人的实际工资从而减少了劳动的供给,最终减少了充分就业的总产出。

以上正好验证了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9. 已知某小国在封闭条件下的消费函数为C=305+0.8Y,投资函数为I=395-200r,货币的需求函数为L=0.4Y-100r,货币供给m=150。

(1)写出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方程;

(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

(3)如果此时政府购买增加100,那么均衡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