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766心理学综合之人格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积极看待
【答案】(1)含义
罗杰斯提出的个体人格发展的基础概念之一。个体的积极看待最初来源于身边重要的人(如父母、老师),随着自我的发展,积极看待的提供者更多的从他人转向自己。积极自我看待既有天生的,也有后天习得的。
(2)特征
积极自我看待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它具有交互作用的性质。即当一个人使他人积极自我看待需要获得满足时,自己的这种需要也会满足。
2. 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答案】(1)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是指自我心理学为自我划定的一个独特的研究范围。这一范围应当与本能的研究有所不同,应当体现自我的特殊的心理规律及其主动性的特点。
(2)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并非指空间的领域,而是指一套心理机能,这些机能是在既定的时间内、在心理冲突的范围之外发挥作用。
(3)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体系都是围绕着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展开的,包括自我的起源、自我的自主性发展、能量的中性化和自我的适应过程等。
3. 器官缺陷与补偿
【答案】器官缺陷与补偿是个体心理学术语。阿德勒1907年发表《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认为天生有器官缺陷的儿童,如天生肢体残疾,眼睛、耳朵、发音器官、内脏器官等机能失调,以及与器官(包括大脑中枢)相联系的神经不健全等,会陷入一种不断的自卑感,从而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自觉或不自觉的补偿,或促使缺陷器官机能的发展,或以另一器官的机能作为补偿,使机体趋于平衡。如盲人努力发展听觉和触觉能力作为补偿。阿德勒认为,由器官的缺陷而产生的自卑感往往被夸大成为生活的主流,其过度补偿若只专注于个人,可能导致神经症,但若决心为社会作贡献,则可能取得超过常人的成就。
4. 强化疗法
【答案】(1)含义
强化疗法又称为操作条件疗法,它是指系统地应用强化手段去增强某些适应性行为,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治疗方法。
(2)理论基础
强化疗法是建立在操作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操作学习理论认为,个体活动的结果会影响其行为在以后发生的概率,如果行为的结果是积极的,那么就会形成条件反射,这种行为在以后就会发生;如果行为的结果是消极的,那么就只会产生消退作用,个体在以后就不会再出现这种行为。
(3)分类
强化疗法可以有以下治疗技术:①行为塑造技术;②渐隐技术;③提示技术;④正强化技术;⑤代币强化技术;⑥内隐强化技术;⑦负强化技术;⑧消退技术。
5. 本能
【答案】本能指有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固定下来的、不学而能的行为和内动倾向。
(1)本能行为是通过一系列非条件反射表现出来的刻板的外显行为方式,在同一类族动物中表现各异,如老鼠打洞、燕子筑巢、候鸟迁徙、雏鸭印刻,以及动物的单居、双居、群居等生活习性。
(2)本能的内动倾向主要表现为同一类族动物的某种类似的生理内驱力,即与生俱来的内在的需要驱动和满足方式上的共同行为特征。
6. 自我
【答案】自我指一个独特、持久的同一身份的我。个体意识到的自身存在的实体。包括意识到“我”的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各种特征,以及“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各种特征的总和。亦即作为被认识对象的“我”。
7. 投射测验
【答案】(1)含义
投射实验是人格测量的一种方法,用于探索个体心理深处的活动。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认为个体无法凭借自己的意识来说明自己,而必须借助某种无确定意义的刺激为线索,把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动机、冲突等心理活动不自觉地投射出来。
(2)特点
采用一种暖昧的刺激,如墨渍、无结构的图片等,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做出反应。为减少伪装的可能,通常不让被试知道测验的真正目的,心理学家根据自己的理论假设对被试的反应作出解释。
(3)适用范围及评价
通常应用于临床治疗,适用于儿童和成人,且不受文化程度的制约。在了解被试的人格因素
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著名的有罗夏墨渍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
对这类测验结果的解释大都依赖心理学家的经验,其信度、效度一般都较低。
8. ERG 理论
【答案】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奥尔德弗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因而这一理论被称为ERG 理论。
9. 文化
【答案】(1)含义
林顿和卡丁纳将文化描述为:在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化规范,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技术,以及人们对待出生、成长、发展、衰老、死亡的习惯性的态度等。当这些规范、技术、态度具有持续性和传播性时,就是文化。他们认为,在任何社会中,文化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家庭组织、血缘、规范、凝聚力、生活目标等。
(2)功能和作用
卡丁纳认为,文化不仅是个人适应外部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是社会延续和社会平衡的有效工具。文化一方面促进了个体的发展,同时又为个体的需要制造了许多限制,制约着个体的发展。
10.EAS 气质模型
【答案】布斯与普洛明区分出三种气质倾向,即情绪性(Emotionality )、活动性(Ativity )和交际性(Sooiabifity )。他们用这二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缩写词EAS ,这就构成了EAS 气质模型。
(1)情绪性是指一个人对刺激的情绪反应强度。情绪性强的孩子从小易哭、易闹,容易受到惊吓和容易生气等。长大后,他们一般比较情绪化,容易焦虑和心烦意乱。
(2)活动性是指一个人的活跃程度,活动性强的个体具有较高的心理能量水平,他们在幼儿时期就表现出精力充沛,整天动来动去,喜欢各种游戏活动,很难有安静的时候。长大后也是忙于各种活动,不喜欢安静,喜欢活动。
(3)交际性是指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倾向性。好交际的孩子会主动寻求玩伴,喜欢交朋友,对社交活动反应积极。长大后,交际性强的个体同样喜欢社会交往,有许多朋友,经常参加聚会活动。
11.认知方式
【答案】(1)含义: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人格倾向和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与智力没有必然联系,是自幼形成的一种认知活动的习惯方式。其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由实验心理学家在知觉、思维等领域所发现的个体差异引起。
(2)种类: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研究发现有30余种。如场依型与场独立型等。之后,学者们分析已提出的众多认知风格的名称描述,发现有许多其实是相同维度的不同名称,而最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