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808土地管理学总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土地统计管理
【答案】土地统计管理就是运用土地统计力法,借助于数字和图件系统地记载各土地使用单位和各类用地的数量与质量的变化情况的土地资源管理形式和手段。由于统计的任务、内容和方
法的不同,土地统计可分为原始统计和年度统计,两者相互联系,共同组成统一的土地统计过程。
2. 水土流失
【答案】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失。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互相交织作用产生的。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地面坡度陡峭,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高强度暴雨,地面没有林草等植被覆盖;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诸如: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草原上过度放牧,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破坏地表植被后不及时恢复,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等。
3. 全球定位系统
【答案】全球定位系统又称GPS ,是英文GlobalPositioningSystem 的缩写,它是一种定时和测距的空间交会定点的导航系统,各项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GPS 系统包括空间部分(GPS 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GPS 信号接收机)。
4. "RS"
【答案】英文RemoteSensing 的缩写,指通过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把对地球表面实施感应遥测和资源管理的监视(如树木、草地、土壤、水、矿物、农家作物、鱼类和野生动物等的资源管理)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5. 土地用途管制
【答案】土地用途管制,是指国家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规定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用途利用土地的
6. 土地经济管理
【答案】土地经济管理就是运用经济的手段和方法来管理和保护土地,以取得土地利用的最大经济效益。土地经济管理大致包括下列三方面主要内容:
①土地地租的产生和作用;
②土地利用经济分析;
③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
二、简述题
7. 怎样进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
【答案】掌握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的五种方法进行相关的评价:
(1)直接比较法
直接测算土地利用投入与产出的情况,并进行比较,以求取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此法宜于各地区、部门、个人对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应用此法测算的结果是反映土地利用平均经济效益。
(2)增量分析法
此法是根据劳动消耗的增减与劳动成果变化来评价经济效益。可以找出经济效益升降的原因和劳动消耗的最佳状况与临界点。应用此法测算的结果是反映土地利用边际经济效益。
(3)动态分析法
在增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投入与产出的连续多点抽样考察,建立土地利用的函数模型,实现对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连续动态分析。通过微分运算,借以准确地判断最大经济效益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水平。
(4)总体分析法
可以用一定幅度的总体评价来考察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仍以上面模型
x 的变化幅度在A~B限度内,则通过积分运算求出:
为例,设
运用上列模型
(5)相关因素法 ,当x=120~180之间时,求出M=1532.2
系统分析法就是把各项影响土地生产率的费用投入与土地利用的成果构成系统,通过抽样统计和数理统计分析,反映出各生产投入要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对土地利用成果的影响,建立反映这种数量影响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分析求出各个要素与土地利用成果的相关性,从而测得土地利用中各种劳动耗费与土地利用成果的经济效益。
8.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
【答案】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讲,农业土地利用可从土地开发程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和土地利用经济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1)土地开发程度
①垦殖系数。用以表明某地区或某企业的土地开发程度及种植业发达程度。
②森林覆盖率。用以说明某地区或某企业拥有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
③草原载畜量。用以说明牧区草原开发利用程度。
④人均耕地。(林地、草原)用以反映各类用地拥有的平均水平。
(2)土地利用程度
①土地农业利用率。这一指标则反映了包括种植业在内的“大农业”土地利用程度。
②沟、林、路、渠占地比率。用以表明耕地的利用率和土地规划的合理程度。
③复种指数。复种指数用以表明耕地的利用程度。
④水面利用率。耕地面积用以表明水面的利用程度。
⑤农、林、牧用地结构比例。指农、林、牧三者之间比例关系,用以说明用地结构的合理程度。
农:林:牧=农(耕地面积):林(林地面积):牧(牧地面积)
(3)土地集约经营程度
①每公顷耕地拥有马力数。用以说明耕地的机械装备量,亦即农业机械化程度。
②有效灌溉面积比率。用以说明耕地中人工灌溉程度和农田水利化程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