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基础理论之西方音乐通史教程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法国作曲家弗朗克的主要代表作有:清唱剧 《_____》、交响诗《_____》、唯一的交响曲《_____》。

【答案】赎罪; 风神; d 小调交响曲

【解析】赛萨尔·弗朗克(1822~1890)是法国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代表作有清唱剧《赎罪》、交响诗《风神》和唯一的交响曲《d 小调交响曲》。

2. 1949年,法国作曲家梅西安发表钢琴曲《_____》,是整体序列主义音乐里程碑式的作品。他的学生和德国青年作曲家_____对整体序列主义音乐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

【答案】时值与力度的模式; 布列兹; 斯托克豪森

【解析】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序列”作品是法国作曲家梅西安于1949年在达姆施塔特讲习班上发表的钢琴曲《时值与力度的模式》。50年代整体序列音乐的衣钵是由他的两位弟子—布列兹和斯托克豪森来继承并发扬光大的。

3. 中世纪奥尔加农的发展阶段分别为_____、反向和斜向奥尔加农、_____和有量奥尔加农。

【答案】平行奥尔加农; 华丽(花唱)奥尔加农

【解析】中世纪奥尔加农是9世纪至14世纪的复调音乐形式,根据其历史发展阶段,可分为4种类型:平行奥尔加农、反向和斜向奥尔加农、华丽(花唱)奥尔加农和有量奥尔加农。

4. 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带有标题的交响音乐新体裁,创始人是作曲家_____他本人就写有13首交响诗作品,代表作有《_____》《_____》。

【答案】李斯特; 塔索; 前奏曲

【解析】弗朗茨·李斯特(1811~1886)是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李斯特是继柏辽兹之后最重要的标题音乐作曲家,首创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体裁—交响诗。他创作了13首交响诗,代表作有《塔索》、《前奏曲》。

5. 19世纪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斯美塔那创作的主要成就体现_____和_____领域。

【答案】交响诗; 歌剧

【解析】贝德里希·斯美塔那是19世纪的捷克作曲家。其主要成就是明确了发展民族音乐的方向,创造出19世纪捷克音乐最初的一批优秀之作,特别是为捷克民族歌剧和交响诗的发展打下基础。

6. 18世纪用德语演唱的喜歌剧称为_____,莫扎特创作的土耳其色彩的《_____》和体现了共济会精神的《_____》是该体裁登峰造极的剧目。

【答案】歌唱剧; 后宫诱逃; 魔笛

【解析】歌唱剧是18世纪用德语演唱的一种带说白的喜歌剧,莫扎特的具有典型土耳其东方式题材的《后宫秀逃》和体现了共济会精神的《魔笛》体现了18世纪歌唱剧的最高水平。

7. 古典协奏曲的形式结构为:_____个乐章构成的套曲,第一乐章运用带有_____的奏鸣曲式,在第一乐章尾声之前,独奏者演奏_____。

【答案】三; 双呈示部; 华彩段

【解析】莫扎特在自己的创作中完善了古典协奏曲的形式结构,分为三个乐章结构:第一乐章采用的是带有双呈示部的奏鸣曲式,当再现部进入结束终止式时,独奏者演奏华彩段,最后以乐队与独奏的合奏结束整个乐章。华彩段具有相当强的即兴性质,以显示精湛技巧为主要目的。

8. 1836年,格林卡的歌剧《_____》在彼得堡上演,标志着俄罗斯民族歌剧的诞生。

【答案】伊凡·苏萨宁

【解析】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格林卡(1804~1857)是俄罗斯作曲家,民族乐派。他将俄罗斯的专业音乐赶上欧洲音乐强国的水准,为俄罗斯艺术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从而确立了俄罗斯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格林卡所作的第一部歌剧《伊凡·苏萨宁》于1836年在彼得堡首演,奠定了民族爱国主义历史歌剧的类型。

9. 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的杰作有:罗西尼的大歌剧作品《_____》、贝里尼的歌剧《_____》和多尼采蒂的半正歌剧《_____》。

【答案】威廉·退尔,诺尔玛,拉美摩尔的露契亚

【解析】《威廉·退尔》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两尼干19世纪,根据德国席勒的同名诗剧写成的歌剧,也是浪漫派歌剧名作。《诺尔玛》原为二幕正歌剧,也有编成四幕演出的,罗马尼编剧,

贝里尼谱曲。三幕歌剧《拉美摩尔的露契亚》三幕歌剧是多尼采蒂最有名的作品,属于半正歌剧。

10.马勒的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选用了中国唐代诗人李白、_____等人的诗歌为题材,他的《_____》在首演时有超过1000人参加而被称为“千人交响曲”。

【答案】孟浩然,第八交响曲

【解析】《大地之歌》是马勒于1908年创作的交响性套曲。作品采用了七首中国唐诗的德文版为歌词,如李白、孟浩然、王维的诗歌。马勒的《第八交响曲》编制庞大,因需千人演奏演唱,

,1910年9月12日由马勒指挥在慕尼黑首演。 故称《千人交响曲》

二、名词解释

11.帕莱斯特里纳

【答案】16世纪伟大的教会音乐家,罗马乐派的代表人物。主要创作传统宗教音乐,有弥撒

曲104首、经文歌250首及其他宗教作品。所作弥撒曲囊括了15~16世纪弥撒曲的所有类型,既

,也有“模拟弥撒”和“自由弥撒”,著名的代表作为《马切鲁斯有“定旋律弥撒”、“释义弥撒”

教皇弥撒曲》。他的音乐技法严格地遵循天主教复调音乐的创作原则,结构严谨、声部均衡、音响纯净,被视为16世纪“古式风格”的典型。

12.帕萨卡里亚

【答案】来源于西班牙的一种舞曲体裁,17世纪后成为重要的器乐音乐体裁,特点为庄重缓慢、3/2节拍,多为小调,结构为基于固定低音的复调变奏,帕萨卡里亚既有独立作品,也有套曲作品,在歌剧和键盘组曲中都被广泛运用,巴赫的《c 小调帕萨卡里亚与赋格》是这一体裁登峰造极的作品。

13.《动物狂欢节》

【答案】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双钢琴与室内管弦乐队演奏的组曲。全曲包含14首小曲,如“狮王进行曲”“母鸡与公鸡”“长耳朵的角色”“林中杜鹃”“天鹅”等,部分乐曲借用了一些名家主题加以夸张变形,有明显的戏谑讽刺性,如“乌龟”“大象”“钢琴家”“化石”。由独奏大提琴演奏的“天鹅”是最受欢迎的一曲。

14.斯美塔那

【答案】19世纪捷克民族乐派奠基人。创作有歌剧、管弦乐、室内乐和歌曲等。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里布舍》是捷克民族歌剧的杰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热烈讴歌了爱国主义情怀。

15.蒙泰威尔第

【答案】16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作曲家,1590年起供职于曼图亚公爵府,1613年起任职于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歌剧乐派的奠基人,完整留存歌剧作品《奥菲欧》、《尤

,确定歌剧中独唱与合唱、主调与复调、声乐与器乐之间的比利西斯返乡记》和《波佩亚的加冕》

,并在器乐中采用弦乐的震音和拨弦等例关系,强调以音乐手段表达人的情感,创立“激情风格”

新手法。所作世俗声乐作品包括9卷牧歌,努力深化音乐的表现力,运用了大量背离传统的手法,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蒙泰威尔第在继承文艺复兴音乐成果的同时开创了巴洛克新的声乐和器乐风格。

16.组曲

【答案】1750年前后指一组用同一调性写作的舞曲乐章,其前身是16世纪琉特琴或键盘乐器中成对或成组的舞曲。德国作曲家弗洛贝格尔确立了阿勒曼德一库朗特一萨拉班德和基格四乐章舞曲组曲的体裁形式,对巴赫和亨德尔的键盘组曲有极大影响。法国作曲家库泊兰的羽管键琴组曲包含8~15首小曲,多带有描绘性标题,如“恋爱中的夜莺”、“蒙妮卡姐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