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宁夏大学音乐学院中西音乐史之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古典协奏曲的形式结构为:_____个乐章构成的套曲,第一乐章运用带有_____的奏鸣曲式,在第一乐章尾声之前,独奏者演奏_____。
【答案】三; 双呈示部; 华彩段
【解析】莫扎特在自己的创作中完善了古典协奏曲的形式结构,分为三个乐章结构:第一乐章采用的是带有双呈示部的奏鸣曲式,当再现部进入结束终止式时,独奏者演奏华彩段,最后以乐队与独奏的合奏结束整个乐章。华彩段具有相当强的即兴性质,以显示精湛技巧为主要目的。
2. 亨德尔的清唱剧由宣叙调、_____和合唱等音乐形式构成,其中,_____是他清唱剧音乐形式的核心,《弥赛亚》就包括著名的段落如“哈利路亚”。
【答案】咏叹调; 合唱
【解析】亨德尔将写作意大利歌剧所探索得的手法用于清唱剧。清唱剧由宣叙调、独唱或重唱的咏叹调、合唱和管弦乐曲组成。亨德尔最有创造性的是对于合唱的处理,是他清唱音乐形式的核心。
3. 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作品中,套曲《_____》是为12首描绘俄国一年自然景象的诗歌谱写的钢琴小品集。
【答案】四季
【解析】柴科夫斯基的钢琴曲大都是标题小品组成的套曲,以《四季》最为著名。所包含的12首乐曲分别描绘12个月俄罗斯特有的景色特征,并与俄国诗人的诗歌相对应。
4. 海顿出色的宗教声乐音乐有_____体裁和两部清唱剧作品《_____》和《_____》。
【答案】弥撒曲; 四季; 创世纪
【解析】海顿一生的作品颇丰,宗教性作品在海顿的创作中占据不小的比重,包括大量的弥撒曲、康塔塔和清唱剧。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是海顿一生中的杰作,完全可以和晚期的交响曲与四重奏相媲美。
5. 奏鸣曲式由_____、展开部和_____构成,_____的调性频繁转换,极其不稳定。
【答案】呈示部,再现部,展开部
【解析】“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曲式,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构成,展开部的调性频繁转换,极其不稳定。这种曲式不仅用于奏鸣曲中,也用
于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音乐作品的相应乐章。此外在序曲、交响诗等作品中也常见到。
6. 勃拉姆斯创作了_____部交响曲。
【答案】四
【解析】德国作曲家、钢琴家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一个有古典主义倾向的作曲家。在他的作品中,古典时期盛行的无标题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等音乐体裁得到进一步发展。他创作了《小调第一交响曲》《D 大调第二交响曲》《F 大调第三交响曲》《E 小调第四交响曲四部交响
,歌曲《摇篮曲》曲。另有管弦乐《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小夜曲》等。
7. 据记载已知最早的西方复调音乐形式是_____至13世纪,_____就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复调音乐体裁。
【答案】奥尔加农,经文歌
【解析】奥尔加农是欧洲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公元9世纪,从事宗教活动的僧侣音乐家开始在格里高利圣咏的单线条旋律的下方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曲调。于是,这个所加的曲调与原来的旋律就构成了一种简单的“复音”形式。这种“复音”形式就是“奥尔加农”。至13
世纪,随着复调音乐的繁荣,新的复调音乐体裁经文歌诞生,并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复调音乐体裁。
8. 被誉为“俄罗斯民族音乐之父”的是作曲家_____,他创作的歌剧《_____》和管弦乐幻想曲《_____》分别开创了俄罗斯民族歌剧和民族交响乐。
【答案】格林卡:伊凡·苏萨宁:卡马林斯卡娅
【解析】格林卡是第一个获得广泛声誉的俄国作曲家,对后来的俄罗斯音乐创作特别是对俄国浪漫乐派强力集团有重要影响,被誉为“俄罗斯民族音乐之父”。他创作的歌剧《伊凡·苏萨宁》是俄罗斯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 《卡马林斯卡娅》继承发展了俄罗斯民间器乐演奏的传统,又融合了格林卡掌握的专业技法,是对俄罗斯民歌作交响化处理的一种尝试,开创了俄罗斯的民族交响乐。
9. 肇始于中世纪早期的受难曲发展到17~18世纪,其音乐受到同时期声乐体裁_____的影响,这个时期受难曲的登峰造极之作是巴赫的《_____》。
【答案】清唱剧,马太受难曲
【解析】受难曲是大型声乐曲,以四福音书中记载的主耶稣受难的过程为内容。最早(的受难曲以格里高利圣咏组成,用戏剧形式演出。到了17~18世纪,其音乐受到同时期声乐体裁清唱剧的影响。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是这一时期受难曲的登峰造极之作,共分为78首分曲,真实地再现了耶稣被犹太出卖、被捕、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10.弥撒的音乐部分分为常规的和专用的两种,常规弥撒是仪式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包括慈悲经、_____、信经、圣哉经和_____五部分。
【答案】荣耀经; 羔羊经
【解析】弥撒产生于6世纪左右,在9~10世纪逐渐发展演化成一套比较定型的礼拜仪式。弥撒仪式中的条目分为常规弥撒和专用弥撒:常规弥撒是仪式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包括慈悲经、荣耀
经、信经、圣哉经和羔羊经五部分; 专用弥撒随年历的不同时节,每一条目的具体歌词内容发生变化。
二、名词解释
11.弗罗托拉
【答案】弗罗托拉(frottola )于15世纪末产生在意大利北部,它是一种与当时法一佛兰德斯乐派的复调音乐不同的世俗音乐体裁,其在音乐上,采用分节歌形式,词曲按音节处理,节奏鲜明; 在织体上,属于非对位式织体,通常作四个声部的和弦式处理,其中高声部由人声演唱,另外三个声部由乐器演奏; 在内容上以表现爱情和具有讽刺意味的世俗内容为主。
12.比良西科
【答案】比良西科(villanciso )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世俗歌曲体裁,产生于16世纪。代表人物:莫拉莱斯(Cristobal de Morales , 1500~1553)它在内容上,既涉及世俗内容,又涉及宗教内容:在织体风格上,以三或四个声部为主,与意大利的弗罗托拉类似,主旋律在高声部,其他声部以乐器伴奏形式出现,具有纯朴的民歌风格; 这类歌曲的价值不体现在歌唱声部,而在于它的伴奏部分。它的伴奏常常是一连串固定的和弦进行,这种形式后来演变成帕萨梅佐等器乐体裁形式中的低音主题。
13.纽姆谱
【答案】纽姆谱(neumes )大约产生于8世纪,在9世纪得到普遍应用。当时,为了帮助圣咏的记忆,人们在歌词的上方写下一些简单的记号,以指示声调的变化,这种简单的符号谱被称为“纽姆谱”。如“·”表示一个较低的音; “/”表示一个较高的音; “
“”表示先低后高的两个音; “”表示逐渐由低至高的三个音; “”表示先高低的两个音; ”表示由低而高再回到低音的三个音,如此等等。但是,纽姆谱也有缺点,它只能提示演唱者回忆起旋律,标明音高的大致趋势,不能起到精确的读谱作用。
14.莫扎特
【答案】莫扎特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莫扎特在钢琴和小提琴相关的创作方面有着极高的天分,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
15.到达乡村时唤起的愉快感受;
【答案】
16.伪音
【答案】早期格里高利圣咏的八种调式在实际运用中是不能作转调和半音变化的,但是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