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也称之为精神治疗,它伴随着人类身心疾病的出现就已出现。然而科学心理治疗兴起的时间却很短,仅仅在一百年前才由奥地利的一位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开创。一百年来,心理治疗发展异常迅速,学派林立,方法多样,呈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那么,心理治疗过去是沿着一条怎样的道路在前进,它今后又将向何处发展呢?对于这个问题,无论是研究心理治疗理论的专家,还是从事临床实践的心理医师,都非常关注。本文试图从六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心理治疗概述。该部分旨在说明心理治疗的含义、心理治疗的发展简史、主要的心理治疗方法以及心理治疗的分类类型。通过叙述,使人们能对心理治疗的全貌有一个概略的了解。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治疗理论和方法。该部分着重从理论上详细探讨精神分析学派的来龙去脉以及弗洛伊德(S.Freud)、阿德勒(A. Adler)、荣格(C.G.Jung)、霍妮(K.Horney)等人理论的主要异同点,使人们能对精神分析学派治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以及演化的客观过程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三、行为主义学派的治疗原理和方法。行为主义学派的治疗不同于精神分析学派,它是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理论被看作是心理治疗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该部分集中论述了行为主义学派从巴浦洛夫(I. Pavlov)的刺激反应学说,到华生(J.B.Watson)、斯金纳(B.F.Skinne)、班都拉(A.Bandura)理论的演化过程,使人们能从其理论和方法的演变中清晰地看出行为主义疗法的发展趋势。 四、人本主义学派的治疗原理和方法。50年代以后,伴随着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一个重视人的价值、尊严和能力,反对精神分析学派的"钻心术",反对行为主义把人降为动物的非人性做法的人类主义思潮迅速崛起。人本主义疗法被看作是心理治疗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该部分主要叙述了马斯洛(A.H.Maslow)、罗杰斯(C.R.Rogers)的治疗理论和观点。 五、认知行为学派的治疗原理和方法。心理治疗走过了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治疗的发展阶段,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现在又跨入了认知行为主义的历史。该部分集中论述了埃利斯(A.Ellis)、贝克(A.Beck)等人的心理治疗理论和观点。 六、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的走向。该部分通过八个方面的问题,即对人性本质见解的问题,关于行为动力认识的问题、关于意识和无意识的问题、关于情绪、行为和认知关系的问题、对疾病根源认识的问题、对医患关系看法的问题、关于治疗方法的问题、关于各种理论与治疗方法中的共同要素问题等对主要心理疗法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梳理出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态势,给今后将会出现的新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这个轮廓是:(1)认为人行的本质具有双重性:既有恶又有善;(2)推动人行为的动力是生物、环境、心理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在对待意识和无意识问题上,认为既要重视无意识的作用,更应肯定意识的决定作用;(4)能正确认识和重视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的关系;(5)认为心理疾病产生的根源是现实阶段事件的影响;(6)认为正确的医患关系是医生能尽可能地向患者提供帮助,并促使患者无需依赖他人也能解决自己的问题;(7)在心理治疗中善于创造和使用多种治疗方法;(8)认为心理治疗显效的共同因素是促使患者对自己症状的本质出现"领悟",并善于应用多种手段促成这种"领悟"的形成,以改变患者的认识和认知结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