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云南财经大学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从总可变成本曲线推导出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 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案】(1)短期成本可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是指厂商生产所使用的可变要素的成本,不变成本是指厂商生产所使用的不变要素的成本。平均可变成本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所承担的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是指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总成本。由于不变成本固定,因此边际成本也是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可变成本。

(2)利用总可变成本曲线推导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如图所示。图(a )表示一条总可变成本曲线TVC ,图(b )表示从TVC 曲线推导出来的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 VC ,和边际成本曲线MC 。从TVC 曲线推导A VC 曲线,可以从原点到TVC 曲线上每一点作射线,通过TVC 曲线上每一点射线的斜率就表示与这一点相对应产量的A VC 。TVC 曲线上的A 点所对应的是A VC 曲线的最低点。因为A 点的射线斜率最小,而斜率越小,A VC 曲线就越低。可以看到,A VC 曲线随着产量由零增加到Q 1而下降,然后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图(b )中任意产量的边际成本,是用图(a )中TVC 曲线上该产量对应点的切线率来表示的。

(3)从原点出发,沿着TVC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到B 点时,B 点为TVC 曲线的拐点,TVC 曲线变得越来越平坦,MC 下降; 而过了A 点后,TVC 曲线变得越来越陡峭,因此MC 开始上升。在A 点,TVC 曲线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最小,所以与该点对应的A VC ,最小; 在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A 点,TVC 曲线的切线与从原点出发过A 点的射线重合,所以MC 在此点上等于AVC 。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

2. 简要解释:面临线性需求曲线的垄断厂商,其最大利润的均衡位置为什么不会处于需求曲线的下半段。

【答案】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所以假设其反需求函数为:

则垄断厂商的总收益函数和边际收益函数分别为:

TR (Q )=PQ=aQ一bQ 2

MR (Q )=a-2bQ

垄断厂商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必须遵循MR=MC的原则。边际收益不能取负值,否则它就不可能等于边际成本,所以MR (Q )=a-2bQ≥0,即

将代入反需求函数P=a-bQ,可得。 ,即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点,只可能出现在需求曲线的上半段(包括需求曲线的中点)。

3. 怎样得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答案】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 )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可以根据由长期总成本曲线推导得出,把长期总成本曲线LTC 上每一点的长 Q 期总成本值除以相应的产量,便得到这一产量上的长期平均成本值。再把每一个产量和相应的长期平均成本值描绘在产量和成本的平面坐标图中,便可得到LAC 曲线。

LAC 曲线还可以根据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求得,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就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4. 针对春节火车票一票难求的现象,请你用供求理论分析其中的原理,并据此提出解决的办法。

【答案】(1)厂票难求现象的经济学解释

春节是中国传统团圆的节日,大量外在务工人员都会选择回家过年,而铁路交通是返乡的主要交通选择,因此春节火车票的市场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的幅度很大。然而,修建新的铁路在短期内是不容易完成的,因此,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在春节期间会加开一些列车来缓解供需矛盾,但是通过这种措施新增的火车票供给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幅度是非常小的,从而使得需求远超于供给,出现一票难求。

如图所示,在春节期间,火车票的需求曲线由D 向右移动到D' 。供给曲线由S 到S' ,可以发现增加的座位数为Q 1Q 2,而价格由P 1涨到P 2。然而由于春节期间,相对于汽车票和飞机票,火车票的价格一般比较稳定不会上涨,因而价格会保持在P 1,此时形成巨大的超额需求Q 2Q 3,因而会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

一票难求现象

(2)厂篇难求现象的解决办法

①从供给方面,增加火车座位供给,例如多修铁路,多加临时车,也可以增加车厢的长度等等,同时适当的调整汽车和飞机票价,引导部分乘客选用汽车或飞机等出行方式,改善铁路运输的集中拥挤现象。

②从需求方面,减少对地域的不平衡发展,使得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能够在家乡附近工作,从而减少春节期间对火车的需求。另外改善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地过节的环境,适当予以补贴,使更多的人选择在工作地过年或错开回家的时间,同样可以减少和缓解对火车票的需求。

5. 消费者剩余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一方面,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取决于这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由于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是逐步下降的。但是,另一方面,消费者是按实际的市场价格支付的。于是,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的市场价格之间就产生了一个差额,这个差额便构成了消费者剩余的基础。

消费者剩余可以用几何图形来表示。简单地说,消费者剩余可以用消费者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

d 格线以上的面积来表示,如图的阴影部分面积所示。图中,需求曲线以反需求函数的形式P =f(Q )

给出,表示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假定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为P 0,消费者的购买量为Q 0。根据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在产量0到Q 0区间需求曲线以下的面积表示消费者为购买Q 0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总金额,即相当于图中的面积OABQ 0;而实际支付的总金额相当于图中的矩形面积OP 0BQ 0。这两块面积的差额即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P 0AB ,就是消费者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