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大学哲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当亲密关系面临破裂的时候,人们采取的主动破坏性策略是( )。

A. 忽视(neglect )

B. 表达(voice )

C. 忠诚(loyalty )

D. 退出(exit )

【答案】D

【解析】退出是当人们认为没有必要挽回这种关系的时候会采用的一种主动的破坏性的策略。表达是一种主动的建设性的策略;忽略是很多男性会采用的一种消极策略;忠诚表现为被动地去弥补出现的裂痕。

2. 罗夏(H.Rorschach )墨迹测验属于( )。

A. 学业成就测验

B. 能力倾向测验

C. 人格测验

D. 智力测验

【答案】C

【解析】罗夏墨迹测验是人格测验中投射测验。

3. 已知某次学业成就测验的平均分数是80, 标准差为4。如果某考生得分为92, 则该分数转换为标准分后是( )。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根据标准分的计算公式

4. 老年丧失期观认为( )。

A. 心理发展是可以逆转的

B. 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C. 老年期的心理机能不断衰退

D. 老年期的心理机能的衰退也可以叫做“发展”

得到

【答案】C

【解析】老年丧失期观认为从出生到成年,心理机能是不断发展的,而到老年期以后便开始衰退。这种变化只能称作“老化”,不能称做“发展”。这种观点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其心理活动随着机体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机体的衰退而衰退,并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并认为心理发展是单向前进的、不可逆转的。

5.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答案】C

【解析】知觉理解性是个体在知觉过程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并用语词加以概括标志以赋予其意义的组织加工过程。A 项,知觉选择性是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B 项,知觉整体性是个体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D 项,知觉恒常性是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的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其知觉映象的过程。根据题意,同一个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知觉经验背景的人对它的组织加工是不同的,由此形成的知觉经验也就会存在差异。

6. 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

A.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D.1903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答案】D

【解析】根据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的资料分析,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但是其内容只是对与教育实践有关的心理学知识的总结,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和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上的早期代表著作,但它们同样只是介绍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

,则首次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体而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系,从而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独立。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

7. 某种智力理论认为:成年人智力活动的特点是与其对环境的适应分不开的,智力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发展,人一生的智力发展可以分为获取、实现、责任和整合等阶段,该理论的提出者是( )。

A. 巴尔特斯

B. 沙伊

C. 金滋伯格

D. 拉文革

【答案】B

【解析】题干所描述的内容为沙伊的成人智力适应理论。因此选B 。

8. 在假设检验中,通常用来表示统计检验力(poweroftest )的是( )。

A.

B.

C.

D.

【答案】B

9. 最早通过“潜伏学习实验”证明强化不是学习发生的必要条件的心理学家是( )。

A. 班都拉

B. 托尔曼

C. 皮亚杰

D. 布鲁纳

【答案】B

【解析】班都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皮亚杰提出了发生认识论,布鲁纳提出了认知发现说。托尔曼在1930年进行了著名的潜伏学习的实验,结果表明,动物在获得强化之前已进行了学习,只是未表现出来而已。他认为,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即潜伏学习。

10.动作稳定测验仪(九洞仪)可用于考察( )。

A. 情绪特性

B. 记忆特性

C. 思维特征

D. 需要特征

【答案】A

【解析】动作稳定测验仪(九洞仪)用于运动感觉能力与情绪稳定性的心理实验,也适用于职业人员手的动作稳定程度的测试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