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体育学院应用心理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

A. 霍尔

B. 夸美纽斯

C. 达尔文

D. 普莱尔

【答案】D

【解析】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其发表的《儿童心理》标志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 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所构成的研究设计称为( )。

A. 聚合交叉设计

B. 单因素实验设计

C. 多因素实验设计

D. 跨文化研究设计

【答案】A

【解析】聚合交叉设计是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所构成的研究设计。单因素实验是指研究的自变量只有一个的实验方法。多因素实验是指研究的自变量多于或等于两个的实验方法。

3. 如果要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下列统计方法中,最恰当的是( )。

A. 方差分析法

B. 因素分析法

C. 回归分析法

D. 聚类分析法

【答案】C

【解析】方法分析法式统计数据的结果;因素分析法是对问卷的结构等进行分析;聚类分析也是适合对结构进行分类等;而回归分析则是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4. 运用相对累加次数分布曲线,可以快速计算出与学生原始分数相对应的统计量是( )。

A. 百分等级

B.Z 分数

C.T 分数

D. 频次

【答案】A

【解析】运用相对累加次数分布曲线,可以根据横坐标的原始分数,从纵坐标上读出对应的百分等级。

5. 听觉的行波理论认为,不同频率的声音,最大振幅在基底膜上部位不同,低频声波最大振幅接近的耳蜗部位是( )。

A. 底部

B. 顶部

C. 中部

D. 下部

【答案】B

【解析】行波理论认为,基底膜由声波引起的振动,从基底膜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不同频率的振动达到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后便停止下来。低频可达耳蜗顶部,高频只能达到耳蜗底部,从而实现基底膜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辨。

6. 下列实验中,支持情绪先天获得的经典实验是( )。

A. 华生小艾尔伯特恐惧实验

B. 哈罗德恒河猴依恋实验

C. 沙赫特的认知激活实验

D. 阿诺德的认知激活实验

【答案】B

【解析】哈罗德采用恒河猴作为被试进行的依恋研究证明情绪先天获得的观点。

7. 故地重游往往令人触景生情,回忆起许多在其他情况下不太容易想起来的事情。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层次网络模型

B. 逆行性遗忘

C. 编码特异性原理

D. 激活扩散模型

【答案】D

【解析】激活扩散模型中,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或受到刺激,在该概念结点就被激活,然后沿该结点的各个连接,同时向四周扩散,先扩散到与之直接相连的结点,再扩散到其他结点。故地重游时,“触景生情”则是因为看到某个场景,记忆中与之相关的事情便容易激活。

8. 真分数模型X=T+E中,E 表示的是( )。

A. 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

C. 抽样误差

D. 标准误差

【答案】B

【解析】真分数模型是经典测验理论的基石,其基本公式为X=T+E, 即观测分数是真分数与误差分数的函数。其中,误差是随机出现的,每次测量所产生的误差是独立的。系统误差是指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对象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对总体各单位结构的代表性差别,而引起的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如抽样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绝对离差等;标准误差是指各测量值误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故又称为均方误差。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 。

9. 幼儿初期儿童的言语具有很明显的( ),并要以表情、手势为辅助。

A. 连贯性

B. 流畅性

C. 情境性

D. 形象性

【答案】C

【解析】幼儿初期儿童言语表达具有情境性特点,往往想到什么说什么,缺乏条理性、连贯性,并要以表情、手势为辅助;随着年龄增长,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上升,到6岁时已达到言语总数的49%。连贯言语的发展使幼儿能够独立、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也为独白言语打下了基础。

10.艾里克森认为,在成年初期的发展课题是( )。

A.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B. 发展成熟

C. 亲密的人际关系

D. 繁衍

【答案】C

【解析】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11.信度系数不仅可以解释测验总变异中的随机测量误差,还可以解释( )。

A. 样本标准差

B. 组间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