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844行政管理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法制监督

【答案】法制监督是指法定的权力主体依据法定权力督促和保证行政机关和行政官员遵从法律,对国民尽职尽责,履行行政责任的活动。法制监督是法制行政的一个基本的观念和范畴,也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法律制度。法制监督是主要有两大类:国家法制监督和社会法制监督。国家法制监督主要指西方国家按照三权制衡、以权治权的分权政治体制,除行政以外的立法和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成员的监督。社会法制监督则是指除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团体、舆论和公民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成员的监督。

2. 保险

【答案】保险是指国家依法对因疾病、工伤、年老等原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国家公务员给予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险的目的在于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保险的作用在于促使公务员安心、忠诚的为国家效力和服务。我国现阶段公务员的保险制度主要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3. 追求卓越

【答案】追求卓越是指现代政府追求出色的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行政精神。这种精神直接表现政府的工作动机、工作意愿、工作状态。追求卓越涉及两种相互联系的价值取向,即效率与效果。在实践中表现为政府对草越品质的公共政策能力、综合实施社会公共行政管理的能力、有效地向公众全面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自律和自我更新的能力等的追求和提升。

4. 西蒙

【答案】赫伯特·A. 西蒙是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他于1916年6月15口出生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密尔沃基。西蒙一生中曾获得过多种荣誉和奖励,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奖励是:1978年他获得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及美国心理学会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和全美计算机械协会的A.M. 图灵奖。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惟一的以非经济学家的身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

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使用行为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行政现象。作为行政学一派领袖的西蒙,在政治学界占有重要的地位。行政行为的概念就是在他的倡导下逐渐在行政管理学界流行的。

西蒙的理论被称为管理决策理论,亦有人称之为逻辑实证学派,其主要理沦观点包括:

(1)强调人的行为的重要性。西蒙认为要真正了解组织就必须对组织每一成员的逻辑抉择和心理抉择加以研究。

(2)认为组织是决策过程的复杂系统。西蒙把组织成员的心理、行为与决策联系起来,认为决策充满组织管理的全过程,是组织的中心因素。团体参与是组织管理的合理方式,而要实现团体参与就必须首先实现组织平衡,这种平衡是以组织对其成员实现激励而产生的诱因为基础的。

(3)主张行政行为的动态的研究方法。西蒙主张用行政行为的动态的研究方法来取代传统的法律体制的静态的研究方法,从而使行政研究切实有效。

5. 职位评价

【答案】职位评价是指按照工作简繁难易、责任轻重大小、担任职务所需教育程度和技术的高低,对各职系的职位进行评价,划分为若干个等级的过程。职位评价过程包括两个步骤:一是职位定级,即在一个职系里按工作难度、责任轻重、所需教育程度和技术高低划出职级; 二是职位定等,即把各职系间工作简繁难易、责任轻重大小以及所需资格条件程度相当的职级划归为同一职等,在不同职系中,难度越大、责任越重的职级,所归的职等就越高。职位评价的关键是把每一职位的全部内容尽可能科学地量化表述出来,以进行品评比较,进而划分出职级和职等。常用的职位评价方法有排列法、因素比较法和评分法等。

二、简述题

6.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的很多功能和事物矛盾都集中在政府身上,政府直接面对社会,直接从事大量的具体微观的管理活动,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由于政府直接管理社会事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事务的不断增加,政府的负担会越来越重。而当社会事务管理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就不得不进行新的权力划分,增加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编制,这样就形成了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恶性膨胀。

另一方面,“企业办社会”、“机关办社会”是社会的自制能力、自律水平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抑制了社会的自我发展,即政府的统治功能越强,社会的自治功能就越弱。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改变政府的管理范围、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从而切实实现政社分开,把过去属于政府的部分权力转移给社会。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基本职能就是组织“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好社会的公共事务,改变计划经济之下山政府包揽一切的状况。为此,要求政府的社会管理实现三大转变:

在管理范围上,改变原来由政府包办一切社会事务的做法,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在管理模式上,从“大

政府、小社会”转变为“小政府、大社会”。

在管理方法上,从传统的以行政方法为主转变为间接的以法律方法为主。

为了实现这三大转变,政府必须培养社会的自治能力,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为社会中介

组织的发展提供生存空间,减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办理有关中介事务;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确立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

7. 简述公平优先论。

【答案】公平优先论是指提倡以公平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

(1)公平是个人“天赋权利”具体化,不适用十市场交换。公平优先论认为公平作为天赋权利不能用后天源自市场竞争的金钱作为衡量的尺度。市场竞争导致的个人收入的巨大反差,是对个人权利的直接侵害。

(2)效率是不公平的结果。与市场竞争相联系的效率不但与“公平”无关,而且是不公平的结果。因为,市场竞争不仅会导致个人收入的两极分化,而且会形成竞争优势与竞争劣势——资财占有、信息占有、社会关系占有、受教育程度、个人能力等等,从而严重破坏“机会均等”的原则,形成事实上的权利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导致社会差距的扩大化、深刻化、持续化,进而可能导致制度危机。

(3)由于市场本身的局限,只有通过政府干预才能实现公平。市场从来就不是按照个人对社会的实际贡献评价和付酬的。因此,只有通过运用公共权力,即通过政府干预才能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和社会权力分配的均等。

8. 试论行政职能的构成。

【答案】行政职能又称公共行政职能,在某些条件下亦称政府职能,是狭义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因其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地位而产生,并由宪法和法律加以明示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各种职责的总称。主要包括:

(1)维持职能,即维护国家法典和制度的职能。主要通过制定得到社会公众较为普遍认同的国家典章法令,建立、确定和巩固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国家的主要价值规范,国家的法统。

(2)保卫职能,即保卫国家和民族独立,保卫公民生命、则产和公民权利,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保卫职能在国家间关系问题上主要表现为通过国防、外交、对外政策,保卫国家主权,并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利益; 对内则主要表现为:

①保卫公民的宪法权利,包括财产拥有权、言论自由权、劳动权、种族和性别等平等权、被保护权等等;

②维持社会秩序,表现为通过运用国家强制力量,譬如,警察、军队、监狱等,使法律得到遵从。

(3)扶助职能,即扶助各界公民、公民团体、工商组织均衡发展,扶助弱者生存的职能。

(4)管制职能,即管制社会行为主体与国家公共权力主体的社会行为的职能。其主旨集中在两个方面:

①依法控制、限定和约束社会行为主体与国家公共权力主体的行为,使其不会、不能因自身的利益而非法或不当地侵扰国家、社会、他人、其他行为主体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