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大学教育学院704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随意运动

【答案】随意运动是指由人的主观意识控制和调节,具有一定目的和指向的运动,又称“自主运动”。一切随意运动严格地来讲都是反射,其生理机制是以大脑皮层为运动基础建立的运动条件反射暂时性神经联系。

2. 反应时

【答案】反应时是指从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沿反射弧传递开始,到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反应时主要反映人体神经与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3. 灵敏素质

【答案】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变化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准确、协调、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是人各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灵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主要涉及神经、感觉和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状态。

4. 物质代谢

【答案】物质代谢是指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运转、分解等与生理有关的化学过程。物质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不同方向的代谢变化。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转化为机体的组织成分,称为同化作用;同时机体本身的物质也在不断分解成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称为异化作用。

5. 无氧工作能力

【答案】无氧工作能力是指运动中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力,通常以最大无氧代谢状态下的身体工作能力表示。它由两部分组成,即ATP-CP 分解供能(非乳酸能)和糖无氧酵解供能(乳酸能)。

6. 言语残障

【答案】言语残障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而不能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大多数言语残障人同时也是听力残障,少数言语残障人是智力发育障碍或中枢神经受损所致,极少数言语残障人是单纯性发声器官发育异常或损害。前二者分属于听力

残障和智力残障,而单纯性言语残障与健全人差异不大。

7. 缓冲对

【答案】缓冲对是由一种弱酸与这种弱酸的盐按一定的比例组成,具有抗酸和抗碱作用的物质。血浆和红细胞都含有强有力的缓冲物质。血浆中的缓冲对有

的缓冲效率最高。

8. 激素

【答案】激素是指人或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高度活性的有机物质。仅需很小剂量的激素便可以改变细胞的新陈代谢。可以说激素是一种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的化学信使。所有的多细胞生物都会产生激素,植物产生的激素也被称为植物激素。动物产生的激素通常通过血液运输到体内指定位置,细胞通过其特殊的接受某种激素的受体来对激素进行反应。激素分子与受体蛋白结合后,打开了信号通路进行信号转导,并最终使细胞做出特异性反应。 。红细胞中的缓冲对有

:等。在上述缓冲对中,

以血浆中

二、单项选择题

9. 细胞兴奋性维持是因为( )。

A. 安静时膜对

B. 兴奋时膜对

C.

D. 膜的

【答案】D

【解析】A 项,安静时膜对

D 项,膜的有通透性是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B 项,兴奋时膜对通透性增加是兴奋产生过程中除极化产生的原因。C 项,

一个兴奋能够产生,因此兴奋性可以维持。

10.因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而额外増加的热量用于( )。

A. 维持体温

B. 抵抗寒冷

C. 肌肉活动

D. 增加代谢率

【答案】A

【解析】机体内营养物质代谢释放出来的化学能,其中50%以上以热能的形式用于维持体温,其余不足50%的化学能则载荷于A TP , 经过能量转化与利用,最终也变成热能,并与维持体温的热

有通透性 通透性增加 泵作用 的易化扩散 的易化扩散与兴奋性的产生无关。栗作用可以使已经产生兴奋的细胞超极化,最终回到静息电位状态,使得下

量一起,由循环血液传导到机体表层并散发于体外。因此,为了补充体内额外的热量消耗,机体必须多进食一些食物补充这份多消耗的能量。

11.女性脊椎骨较长,四肢骨细而短,形成上身( )、下身( )的特点。

A. 短,短

B. 短,长

C. 长,长

D. 长,短

【答案】D

【解析】女性的脊椎骨较长,四肢骨较细而短,形成上身长,下身短的特点。同时女性的股骨、肱骨两侧上髁的直径、臂长、胸围、肩宽等指标均低于男子,而髋部则大于男子,因此形成了上体长而窄,下体短而粗、肩窄盆宽的体型特点。这种特点使身体重心低,稳定性高,有利于完成平衡动作。

12.不属于影响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因素是( )。

A. 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

B. 甲状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影响

C. 儿茶酚胺的影响

D. 体温升高的影响

【答案】A

【解析】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①儿茶酚胺的影响:激烈运动使体内儿茶酚胺浓度增加,而运动后恢复期儿茶酚胺的浓度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因而氧消耗增加。

②甲状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细胞膜上的钠-钾

泵的活动增强,同时在运动后恢复期其浓度仍然保持在较高

水平,因而消耗一定的氧。

③体温升高的影响:海克勃的研究指出,从运动后恢复期的耗氧量成分分析,恢复曲线的慢成分有产生于肌肉温度升高的原因。

13.人体二倍体细胞染色体一般最大分裂次数( )。

A. 高于50〜60次

B. 低于50〜60次

C. 高于60〜70次

D. 低于60〜70次

【答案】B 【解析】指出细胞的増殖能力和寿命都是有限的,二倍体细胞不是不死的,而是有一定寿命的,它们的增殖能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定界限的。人体二倍体细胞染色体的一般最大分裂次数低于50〜6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