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707体育学基础理论之运动生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功能训练
【答案】功能训练是指通过适当的训练手段,使有障碍的功能达到功能恢复和重建。功能训练的原则应“按需训练”和“有的放矢”。“按需训练”是以残障人的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需求为中心而开展的“有的放矢”的训练。
2. 屈肌反射
【答案】屈肌反射是指当皮肤或肌肉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引起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快速地回撤的表现。屈肌反射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由于肢体某一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触、压、热、冷等感受器在接受刺激之后,引起肢体的轻度回缩。
②由于强烈疼痛刺激或伤害性刺激而引起整个肢体屈肌肌群的收缩,使肢体产生迅速背离伤害源的回缩活动。
3. 内环境稳态
【答案】内环境稳态是指在全身循环流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表现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发生变动,
例如体温维持在
左右,血糖平衡等。
4. 激素的允许作用
【答案】激素的允许作用是指某种激素本身对某器官或细胞不发生直接作用,但它的存在却是另一激素产生生物效应或作用加强的必要条件,如糖皮质激素本身不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但却是去甲肾上腺素发挥收缩血管作用的前提。
5. 腱器官
【答案】腱器官是指位于肌纤维和肌腱连接部位的囊状结构,与骨豁肌呈串联式排列的一种张力感受器。腱器官和肌梭是存在于骨骼肌内的感受器,统称为本体感受器。是感受骨骼肌张力变化的一种本体感受器。 ,血衆pH
维持在
6. 物质代谢
【答案】物质代谢是指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运转、分解等与生理有关的化学过程。物质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不同方向的代谢变化。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转化为机体的组织成分,称为同化作用;同时机体本身的物质也在不断分解成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称为异化作用。
7. 肌梭
【答案】肌梭是指存在于骨骼肌内的一种高度特化的长度感受器,呈梭状,其末端附着在骨豁肌的结缔组织中(肌内膜),与梭外肌纤维平行排列,由结缔组织囊包裹,内含细的梭内肌纤维。肌梭的主要功能是当它所在的那块肌肉被拉长时,可发放牵拉长度和速率变化的信息。
8. 体质指数
【答案】体质指数(BMI )是体重
它是肥胖诊断标准之一,世界卫生组织
大于定为超重,大于与身高(m )平方的比值,即年制定了亚太地区肥胖的诊断的推荐标准,
将
定为肥胖。
二、单项选择题
9. 社会文明、医学进步使残障的原因排序发生变化,呈下降趋势的残障原因是( )。
A. 疾病残障
B. 先天残障
C. 外伤残障
D. 战争残障
【答案】B
【解析】随着社会文明和社会文明进步,伤残人存活率的提高,残障人的结构则发生变化。在发达国家,物理外伤引起的残障呈上升趋势,而先天残障可以得到预防和治疗,因此在残障原因中呈下降趋势。
10.形成运动技能的分化阶段时,运动动力定型( )。
A. 尚未建立
B. 初步建立
C. 建立地比较巩固
D. 早已建立
【答案】B
【解析】分化阶段时练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地、连贯地完成整套动作技术。这时初步建立了运动动力定型。但此时的定型并不稳固,当遇到新异刺激时有可能重新出现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
11.在完整机体内各种形式的躯体运动得以实现,都依赖于( )。
A. 骨骼肌的紧张性收缩
B. 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
C. 中枢神经系统的精细调节
D. 神经系统控制下的骨骼肌活动
【答案】D
【解析】A 项,骨骼肌的紧张性收缩的生理意义是使骨骼肌保持一定的形状、具有一定的压力和位置,而非实现躯体运动。B 项,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是骨骼肌的活动形式,若缺乏神经系统的调节则难以实现各种躯体运动。C 项,若骨豁肌受损或缺乏,只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精细调节也难以实现躯体运动。D 项,只有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和骨骼肌能够正常活动的情况下,两者相互配合才能够实现各种形式的躯体运动。
12.以下哪项是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 )。
A. 潜水
B. 举重
C. 骑自行车
D. 冰球
【答案】C
【解析】AB 两项,潜水和举重是负荷强度高的运动,属于无氧运动。C 项,骑自行车是一种有节律的、时间较长的运动,属于有氧运动。D 项,冰球属于混合性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13.反映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为主过渡的临界点称为( )。
A. 乳酸阈
B. 最大摄氧量
C. 最大摄氧量百分率
D. 最大摄氧量利用率
【答案】A
【解析】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的那一点(乳酸拐点)称为“乳酸阈”。因此,乳酸阈反映了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为主过渡的临界点。
14.女性青春期的生长加速期比男性约提前( )年出现,女孩从( )岁开始,男孩从12〜14岁开始。 A. B. C. D.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