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707体育学基础理论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高黏滞血症

【答案】高黏滞血症是指临床上对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血液浓、黏、聚和凝的状态的指称,英文缩写为HVS , 它可使微循环的血管状态和血液流变异常,并直接影响到组织器官的功能。

2. 通气阈

【答案】通气阈是指渐增负荷运动中肺通气量变化的拐点(简称VT )。在递增负荷运动中,气体代谢的各种指标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当血乳酸浓度急剧增加时,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量等指标发生非线性的上升,可用这种变化的特点来判断乳酸阈的发生。因此,通气阈是无损伤测定乳酸阈常用的指标,一般多采用肺通气量急剧上升的开始点来确定。

3. 等长收缩

【答案】等长收缩是指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积极收缩,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等长收缩时负荷未发生位移,从物理学角度认识,肌肉没有做外功,但仍消耗很多能量。

4. 肾小球滤过作用

【答案】肾小球滤过作用是指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以外,其余的水分和小分子溶质均可滤入肾小囊,形成肾小球滤液(原尿)的过程。肾小球滤过作用是以单位时间内两侧肾生产的滤液量,即肾小球滤过率

5. 动作速度

【答案】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动作速度也可以理解为单位时间内完成动作的数量。单位时间内完成动作数量多则动作速度快,否则为慢。

6. 强直收缩

【答案】强直收缩是指给予肌肉一连串时间间隔很短(短于单收缩所需时间)的刺激,使肌肉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还没有结束就接受后一个刺激开始第二次收缩反应,于是肌肉始终处在一定的收缩状态。引起强直收缩的刺激称强直刺激。

第 2 页,共 51 页 多少来表示的。

7. 第二信使学说

【答案】第二信使学说是

环磷鸟苷等。

8. 血脂异常

【答案】当血浆中脂质的量超出于正常范围,称之为血脂异常。由于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在血浆中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血脂异常实际上表现为脂蛋白异常血症。多数血脂异常是遗传缺陷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兰于1965年首先提出。他认为人体内各种含氮激素(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衍生物)都是通过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而发挥作用的。第二信使包括环磷腺苷、

二、单项选择题

9. 女性一生根据其性腺卵巢分泌机能的变化可依次分为五个生理阶段,即( )。

A. 幼年期、青春期、更年期、性成熟期、老年期

B. 幼年期、青春期、性成熟期、更年期、老年期

C. 幼年期、性成熟期、青春期、更年期、老年期

D. 幼年期、青春期、性成熟期、老年期、更年期

【答案】B

【解析】女性的幼年期一般在10〜12岁之前,这时候卵巢尚未发育;青春期为10〜12岁至18岁左右,这时候卵巢和生殖器官明显发育,月经初潮;性成熟期一般从18岁左右开始持续约30年,此时卵巢与生殖器官发育成熟,月经周期稳定;更年期约为44〜54岁,是卵巢机能逐渐衰退直到完全消失的过渡期,此时月经由不规律到完全停止;老年期为60岁以后,卵巢的机能已经完全退化,生理功能出现低落。

10.胃液的pH 值( ),具有较强的酸性。 A. B. C. D.

【答案】A

【解析】胃液的pH 值在之间,酸性非常强。胃液的pH 值在

呈弱酸性了。 之间,酸性较强。胃壁表面有黏膜细胞分泌的黏液覆盖,胃壁还会分泌小苏打,遍布在黏液下方,能中和酸性以保护胃壁。在接近胃壁的地方pH 值已转变为

11.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

A. 钠平衡电位

B. 钾平衡电位

C. 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D. 钠平衡电传与钾平衡电传之差

【答案】B

第 3 页,共 51 页

【解析】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主要对

之细胞外的对外流的排斥,使外流的有通透性,可顺浓度梯度从细胞内流向细胞外,同时吸引带负电的蛋白质分子有外流的倾向,但膜对蛋白质不通透,只好阻隔在膜的内表面,加分布于膜的外表面,这样产生了膜外为正电位、

电位,即静息电位。 膜内为负电位的极化状态。一旦

12.运动终板是指( )。

A. 运动神经末梢装置

B. 神经肌肉接点装置的总称

C. 神经肌肉接点区的肌细胞膜增厚部分

D. 分布于肌细胞膜上的突触装置

【答案】C

【解析】运动终板又称神经-骨骼肌接头,是由运动神经末梢(称接头前膜)和与之相对的细胞膜(称接头后膜或终板膜)构成,两者之间的间隙称接头间隙。接头前膜内有许多含有大量的乙酰胆碱的小泡,接头后膜上有Ach 受体和乙酰胆碱酯酶。

13.运动对老年人来说受益最大的系统是( )。

A. 消化系统

B. 运动系统

C. 神经系统

D. 心肺系统

【答案】D

【解析】运动对改善老年人的心肺系统功劳最大。老年人进行适宜的有氧运动能改善心血管机能,耐力训练可使老年人的心脏机能和肌肉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老年人长期进行适当运动能使静息心率减慢、动脉血压降低,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增加等。

14.有关马拉松运动员机能变化规律的正确叙述有( )。

A. 在假稳定状态下工作

B. 机体处于有氧化供能

C. 在负大量氧债下工作

D. 堆积大量乳酸

【答案】B

【解析】马拉松运动由于运动员工作时间长,强度较低,会出现“第二次呼吸”的过程。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此外,由于极点出现后运动强度的下降,使运动的每分需氧量减少,这样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 15.短跑项目选材时要求( )。

A. 无氧能力较高,磷酸原供能系统较好

B. 神经过程灵活性高,转换速度慢

第 4 页,共 51 页 向外的扩张力和向内的电场力相等时,跨膜静移动为零,即达到电-化学平衡。此时的电位大小基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