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611教育学专业基础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辨析题

1. 超负荷是肌肉力量训练的一个基本原则,其实质是指超过本人的最大负荷能力。( )

【答案】×

【解析】超负荷是指练习的负荷应不断超过平时采用或已适应的负荷。超负荷能不断对肌肉产生更大的刺激,从而产生相应的生理适应,致使肌肉力量不断增长。

2. 运动后过量氧耗不仅用于偿还运动中所欠下的氧,而且还要用于偿还运动后恢复期所消耗的氧。( )

【答案】√

【解析】运动后恢复期的摄氧量并非只用于偿还运动中所欠下的氧,而且还要用于偿还运动结束后各项机能恢复到运动前安静水平所消耗的氧。机体偿还氧亏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

3. 运动时,如憋气时间过长,可引起胸内负压过大,造成血液回流困难,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晕眩。( )

【答案】√

【解析】憋气能反射性地引起肌张力加强,使胸廓固定,为上肢发力获得稳定支撑。但憋气时,胸内压呈正压,导致静脉血回流困难,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致使心肌、脑细胞、视网膜供血不足,易产生头晕、恶心、耳鸣及“眼冒金花”的感觉。

4. 有训练者与无训练者定量负荷的生理反应无明显差异。( )

【答案】×

【解析】有训练者在完成定量负荷时具有机能动员得快、生理反应较小和机能节省化以及运动后恢复快的特征。这些特征在运动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氧运输系统等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①肌肉活动高度协调;②心肺机能变化较小。

5. 血浆中的固体物,血浆蛋白占绝大部分;红细胞中的固体物,血红蛋白占绝大部分。( )

【答案】√

【解析】血浆中的固体物质中,主要是各种血浆蛋白质,主要由肝脏合成;红细胞中的固体物主要是血红蛋白,而且血红蛋白仅存在红细胞中。

6. 血浆蛋白除能维持血浆渗透压外,还具有缓冲血液酸碱度,参与机体免疫,运输和凝血的作用。( )

【答案】√

【解析】血浆中含有多种分子大小和结构功能不同的蛋白质,总称为血浆蛋白,其主要功能有:①参与形成血衆胶体渗透压,以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分布;②构成缓冲对,维持内环境酸碱平衡;③作为多种物质的载体,如某些代谢产物、激素、离子和药物等;④参与免疫反应,血浆中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是参与机体免疫的主要蛋白质;⑤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7. 在WH01999年关于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中,其标准适用于任何年龄的人群。( )

【答案】

【解析】WH01999年关于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是为临床医师提供的均衡的信息,不是死板的规则,现实中,由于个人、社会、经济、医疗、民族和文化的差异而有差别。

8. 等长收缩时,横桥与粗肌丝主干之间的角度变小。( )

【答案】√

【解析】横桥位于肌球蛋白(粗肌丝)上,肌肉舒张时,横桥与粗肌丝垂直;肌肉收缩时,由于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后向M 线方向扭动牵拉细肌丝,因此横桥与粗肌丝主干之间的角度变小。等长收缩时,虽然肌肉整体表现为长度不变,但肌肉收缩部分仍存在横桥牵拉细肌丝的情况。因此,横桥与粗肌丝主干之间的角度变小。

9. 赛前反应的大小与比赛性质、运动员机能状态无关。( )

【答案】×

【解析】比赛规模越大,离比赛时间越近,赛前反应越明显。运动员情绪紧张、训练水平低、比赛经验不足也会使赛前反应增强。

10.HDL-C 具有促进外周组织胆固醇消除的作用。( )

【答案】

【解析】HDL-C 主要在肝脏中合成,是血清中颗粒数最多的脂蛋白。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转运磷脂和胆固醇。临床上以不同种类脂蛋白比例的分析,作为不同类型的脂蛋白血症的诊断。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它具有促进外周组织中胆固醇的消除,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的作用,其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二、简答题

11.什么是有氧适能,它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

【答案】(1)有氧适能的定义

有氧适能是指人体摄取、运输和利用氧的能力。它是实现有氧工作的基础,故又可称为有氧

工作能力,有氧适能水平愈高,有氧工作能力愈强。有氧工作能力是人体最基本的工作能力,人们的日常活动、劳动都属于有氧工作,均与自身有氧适能密切相关,在耐力性运动中有氧适能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都说明,有氧适能在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和健康水平中是非常重要的。

(2)有氧适能的生理学基础

人体中,氧的摄取和运输是由氧运输系统即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实现的,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取决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能力,具体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肺的通气能力、血液的载氧能力、心脏的泵血能力、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

①肺的通气能力

肺通气能力是指肺与外界发生气体交换的能力。肺通气能力愈高,机体从外界摄取氧的能力也愈大。影响肺通气能力的基础是肺的容量,判定肺通气能力的指标有肺活量、每分通气量和最大通气量等。目前在体格检查和体质测定中,肺活量被作为评价有氧适能的一个简易指标。最大通气量与通气贮备量呈正相关,与人体劳动及运动能力有密切关系,是决定和评价有氧适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②血液的载氧能力

载氧是血液的基本功能,贫血时血液的载氧能力被削弱,这将不利于有氧适能。

③心脏的泵血能力

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决定氧运输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有氧适能水平的重要因素。心输出量是限制人体劳动和运动能力(特别是耐力运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换言之,发展和提高耐力运动员的心泵功能,是提高耐力运动的重要方面。

④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

人体安静或活动时心输出量都不是平均分配至各器官的,而是按各器官功能需要而分配的。运动时心脏和进行运动的肌肉血流量明显增加,内脏及不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减少。运动时血流量的再分配通过减少不直接参与运动的器官血流量,以保证有较多的血液分配给积极参与运动的肌肉群,这是机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整合的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

12.简述特异性(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性。

【答案】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性主要有:

(1)特异性,对某个特定的异物性抗原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

(2)多样性,机体可针对环境中多种多样的抗原,分别建立起不同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3)记忆性,当异物抗原再次入侵时,可产生快而强的再次免疫应答效应。

(4)耐受性,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有保护性的免疫耐受。

(5)自限性,异物抗原激发免疫应答的程度和水平可以自我调控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免扩大和累及正常组织。

13.简述窦性心动徐缓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答案】(1)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每分钟75次,正常变动范围一般为每分钟次。而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于每分钟60次,据报道某些有训练的运动员心率最多可减少到每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