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06新闻与传播实务之公共关系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跨语沟通
【答案】跨语沟通是指两种不同的语言、次级语言系统或言语语体之间的跨越、转换、沟通和吸纳。具体来说,跨语过程要具备四个要素,它们是“第一语言”、“第二语言”、“语境选释”和“言语转换”。“第一语言”是指言说者所习得和运用的语言及其言语习惯,“第二语言”是指读听者所习得和运用的语言及其言语习惯。在任何一次对话中,言说者与读听者的角色不断互换,“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也总是依次转换的。“语境选释”是指言语人对言语活动情景的选择性解释。言语活动情景,就像任何语境一样,有物质性语境和认知性语境两类。“言语转换”就是在特定语境下第一语言及其言语者与第二语言及其言语者之间“意义”的跨越、转化和分享。
2. 窄播
【答案】窄播是指根据公众细分理论而提出来的有针对性的传播概念,相对于面向所有公众进行大范围传播的“广播”概念,史好地体现了网络时代的公众需求。使用“窄播”的手段进行公关传播,需要我们知道传播的对象主要是些什么人。了解互联网的“窄播”功能,组织就会针对特定公众群体建立很多独立网站,满足其具体的需求。
3. 社会关系
【答案】社会关系是由社会中的人一一社会的基本要素一一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各种社会功能的有机系统。社会关系就其作为一种客观联结而言,也是一种自然关系。但社会关系特指作为社会基本要素的人与人之间的有机联结,所以它与一般自然关系又有本质的不同。作为公共关系学范畴的关系,是专指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与其特定公众之间的关系,说到底,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4. 公共关系策划
【答案】公共关系策划是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的第二步,是公共关系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公共关系策划是指策划理论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公共关系策划是策划人员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在充分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总体公共关系战略、专门公共关系活动和具体公共关系操作进行谋略计划和设计的工作。它是“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的灵魂与核心。
5. 广告运动
【答案】广告运动是指利用广告这种特定传播形式的一种有时间持续性和空间延展性的活动,
具有规模大耗资也大的特点。广告运动犹如一项系统工程,需全面策划,配套实施,在各个环节上都应加以完善。如对一连串耗资巨大的广告,马虎从事,那就得不偿失了。一般说来,一个良好的广告运动由市场调查、确立广告目标和决定广告预算几方面组成。
6. BBS
【答案】BBS 是BulletinBoardSystem (电子公告板系统)的缩写。现在大多数网站的BBS 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公告板一样,用户除了可以进入各个讨论区获取各种信息以外,还可以将自己要发布的信息或参加讨论的观点“张贴”在公告板上,与其他用户展开讨论。BBS 通常分为多个讨论区,每个讨论区有自己的主题,都有专门的管理者对用户所发表的文章进行管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不同的讨论区,阅读讨论区中的评述,在讨论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在阅读了某篇评述以后,也可以用“回信”形式与作者或本讨论区的网友展开讨论。一般来说,现在能看到的BBS 大致有三种,即拨号式BBS 、登录式BBS 和WWWBBSo
7. 对外监测
【答案】对外监测是指对公共关系的客体即公众对组织的行为或态度的监测。这种监测必须通过各种信息传播媒介,及时掌握与自身组织有关的各种信息及其走向,以监视和预测公众的态度及其行为变化趋势。这种监测的目的是使组织在自身运行过程中,能及时拿出应变对策,以防当公众意向发生变化时出现“心中无数”、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
8. 决策
【答案】决策是指如何确定组织运行的具体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步骤。决策是组织对自身条件和外界环境经过填密思考和比较之后所做出的决定性选择。由于组织的自身条件和外界环境都包含了公众这一因素,因此在组织的决策过程中,公共关系人员的参与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不仅要参与,并且应该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
二、简答题
9. 组织应如何调节与消费者的关系?
【答案】消费者关系是组织外部公共关系中最重要的1类。因为一般说来,组织自身目标的最终实现与否就直接取决于它与消费者的关系如何处理。另一方面,对组织外部公共关系来说,消费者也是与组织关系最为广泛、密切的一类公众,他们不但分布广(如城市与乡村、国内与国外)、种类多(如工人与农民、妇女与儿童),而且往往表现为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互动,如销售与购买、服务与服务消费等等。
此外,消费者关系并不局限于生产或推销生活资料的组织,也包括生产或推销生产资料(如钢材、矿石、木材)以及精神产品(如书籍、报刊或非物化的服务项目,如导游、表演)的组织。也就是说,一切生产或推销物质和精神产品供社会消费的组织,都存在着消费者关系。
“顾客总是正确的”这一句口号可看作组织对消费者关系的一般原则,它不但概括了组织与
消费者的关系状态的最佳境界,而且直接反映了组织在处理、调节与消费者关系时应该持有的基本态度。事实也如此,本着对公众负责的精神以及维护与发展本身利益的目的,组织应主动地调节好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做法有以下四条:
(1)根据消费者特点,协助职能部门制定各自合适的优质服务程序和创造最佳的消费环境。比如服装就不同于食品、书籍、家电等其他消费品,应该制定相应的服务措施,如设立男女各式服装专柜、代人剪裁、定制特型服装等,并布置模特儿、穿衣镜、试衣室等设施,为消费者选购服装创造相宜的服务环境。
(2)以消费品为桥梁,配合营销部门与消费者建立长期而又稳定的关系,开发消费者所蕴藏的消费潜力。以出版社、书店为例,应该看到,将书籍卖出并不是与购书者关系的终结,而是这种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的开始。书商可用面对面的小型座谈会或不见面的互联网,听取读者对图书出版、发行和销售工作的看法,并以之作为今后如何优化出版选题、扩大发行、改变图书上柜品种的参考。
(3)为保障消费者权利而制定具体的维护措施,其原则内容主要有安全、陈述、选择、知晓四个方面。以食品为例,组织应对消费者的卫生健康负责,允许消费者陈述其对消费品的意见,保证消费者有选择消费品的自由,消费者有了解(知晓)有关商品的性能、使用、保管等情况的权利。一个组织只有把握好了上述四个原则,才有可能搞好消费者关系。公关人员的工作就是配合管理层和职能部门,想方设法把这些原则落到实处。
(4)想消费者所想,急消费者所急,配合和协助职能部门不断开发适应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或服务方式。随着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消费品位、消费期待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各种消费品无论从品种、款式上,还是性能、内容上,都会产生新的需求和愿望。这种需求和愿望可以变为无限商机,变为扩大和深化消费者关系的极佳机会。
10.古代西方对于人文关系的处理有哪些特点?
【答案】对照我国古代社会类公共关系的认识和活动,可看到古代西方对于人文关系的处理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古代西方的认识大多立足现实基础,允分调动人的主体性,以积极求实的姿态来对待关系处理。
(2)他们的认识成果主要表现在操作层次上的体系建立及规范程序的制定方面。
(3)他们都十分关注对关系的具体处理,较早地认识到“劝说”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问。 总而言之,古代东方和古代西方对当时社会客观存在的人文关系都有所认识,有所研究,只是由于社会形态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对于人文关系处理的认识重点和偏向上存在着差异。
11.公共关系注重社会效益的表现。
【答案】公共关系活动是通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沟通来获得相互了解与适应的,这种相互了解与适应既以社会的首肯和支持为条件,又以社会在更高境界的和谐和进步为结果。因此组织、公众、社会三者密不可分,而组织效益、公众效应、社会效益也是互补互惠的。鉴于此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