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公共关系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古代西方对于人文关系的处理有哪些特点?
【答案】对照我国古代社会类公共关系的认识和活动,可看到古代西方对于人文关系的处理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古代西方的认识大多立足现实基础,允分调动人的主体性,以积极求实的姿态来对待关系处理。
(2)他们的认识成果主要表现在操作层次上的体系建立及规范程序的制定方面。
(3)他们都十分关注对关系的具体处理,较早地认识到“劝说”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问。 总而言之,古代东方和古代西方对当时社会客观存在的人文关系都有所认识,有所研究,只是由于社会形态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对于人文关系处理的认识重点和偏向上存在着差异。
2. 简述公共关系调查的指导原则。
【答案】为了保证科学性,在公共关系活动的调查实务操作中,必须遵循以下几条指导原则:
(1)全面性原则
社会调查要把握的不是调查对象中的个别成员的态度及行为特征,而是总体情况和对这种情况的描述。总体情况“只能表现为平均的、社会的、普遍的规律性,至于个别偏差情形则会相互抵消。”
(2)代表性原则
由于调查对象在数量上是巨大的,在分布上又是广泛的,因此前期调查只能采取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来进行。样本的代表性对反映总体情况的质量至关重要,所以必须使每个个体的抽取都应该得到“均等抽取”、“随机抽取”的机会。
(3)客观性原则
社会调查在进行中不仅面临着调查对象的问题,还容易受到众多调查人员的自身干扰。因此,公共关系的前期调查实务操作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尺度,要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以确保客观和公正。
(4)定量化原则
对客观事物从定性分析进入到定量分析,标志着人的认识既有总体的、宏观的把握,也能有精确、清晰的量化描述。定量化原则是防止出现误差的强有力的措施。
3. 简述危机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答案】公共关系意义上的危机管理主要就是组织的危机传播管理。组织的危机传播管理是针对组织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而言的,既要分析预测危机的可能发生,又要在危机发生时迅速制定出针对性的传播措施,以有条不紊地将危机化解,进而重新修复信誉和公众关系。组织的危机传播管理重心在“传播”,在于如何在各个环节做好信息交流、意义沟通和价值劝说工作。
加强组织危机传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危机管理是“四高”组织的一门必修课。“四高”组织是指高知名度、高成长性、高品牌排行、高管制(指直接危及人生命的产品或组织,如食品、药品、保健品、医院、交通等)的组织。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能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可见,“四高”组织加强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2)加强危机管理可以降低组织的隐性成本。组织成本分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会计成本,就是常说的料、工、费等。而隐性成本包括领导者的人格成本、信息成本、决策成本、团体影响力成本等。组织在经营管理上所发生的危机,不管是表现为内部的危机,还是表现为外部的危机,都直接导致组织的隐性成本上升,从而使组织形象受损,严重的甚至使组织纳入下降通道,直至破产解散。因此,国外有些组织用“末日管理”法来居安思危,降低组织的隐性成本。如百事可乐公司成立“找问题小分队”,每位员工必须轮流参加,培养全员的危机意识,并提出:居优思劣一一自找缺点; 居盈思亏一一往坏处打算; 居胜思败一一往长远着眼。正因为加强了危机管理,才能使企业保持每年巧%的增长速度。
4. 简述社会关系形态的划分。
【答案】现实的人际交往过程及其特点决定了社会关系的形态,有多少种人际交往形式,就有多少种社会关系形态。根据人际交往的不同特点,从大的力一面来说,我们可以对社会关系作如下一些划分。
(1)主体性的社会关系形态
这是根据社会交往的主体特征对社会关系形态进行的一种划分,所以也可称作社会关系的主体形态。
①个人的社会关系形态。这是主体性社会关系的微观形态,在社会学研究中一般称为人际关系形态。这种形态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形态。公共关系学虽然只是以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但它决不能脱离个人的社会关系来抽象地研究这种关系。
②组织或集团的社会关系形态。这是主体性社会关系的中观状态。公共关系主要表现在这一层次上,换言之,公共关系学主要以这一层次的社会关系形态为研究对象。
③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关系状态。这是主体性社会关系的宏观形态,对这种关系形态的了解将有助于国际公共关系的推进(国际公共关系主要指组织的跨国、跨文化公共关系)。
(2)缘由性的社会关系形态
这是以社会交往发生的缘由为根据对社会关系形态所作的一种,划分,所以也可以称作社会
关系的缘由形态,它指的是社会交往缘起的形式或状态。
①亲缘关系形态。亲缘关系是以血亲为联系纽带的交往,包括家庭关系、亲属关系、婚姻恋爱关系等。
②地缘关系形态。地缘关系是以人们生存的地理空间为背景的交往,包括邻里关系、同乡关系、社区关系、城乡关系等。由于人‘生下来就必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生活,所以地缘关系也是最早的社会关系形态之一。
③业缘关系形态。这是以从事的事业为基础的交往,包括各种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主客关系等。
④泛缘关系形态。这是以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为条件而遇合的交往,包括朋友关系、路人关系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是它的基本特征。
(3)需应性的社会关系形态
这是根据社会交往的动机而对社会关系形态所作的又一种划分,它指的是以某种物质和精神需要为内在动机的交往形式。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也就没有社会关系。
5. 缘由性的社会关系形态有哪些主要的类型?
【答案】缘由性的社会关系形态是以社会交往发生的缘由为根据对社会关系形态所作的一种划分,所以也可以称作社会关系的缘由形态,它指的是社会交往缘起的形式或状态。社会关系的缘由形态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种形态:
(1)亲缘关系形态
亲缘关系是以血亲为联系纽带的交往,包括家庭关系、亲属关系、婚姻恋爱关系等。它是恩格斯所说的两种生产的必然结果,同时亦是其他缘由社会关系存在的前提。原始氏族经济和小农自然经济一般以亲缘关系组成社会生产组织,当时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公共关系,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不予以研究的理由。现代社会的组织一一包括社会学家韦伯早期研究的组织一一有不少就是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因此,公共关系研究人员是不可不关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些组织的亲缘关系网络的。
(2)地缘关系形态
地缘关系是以人们生存的地理空间为背景的交往,包括邻里关系、同乡关系、社区关系、城乡关系等。由于人一生下来就必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生活,所以地缘关系也是最早的社会关系形态之一。一般说来,生产力越落后,交通工具越不发达,地缘关系就越牢固,其社会作用也越重要。在现代社会,有些领域的地缘关系的社会作用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加强了,因此从公共关系的角度看,地缘关系是一种非常值得重视的关系。
(3)业缘关系形态
这是以从事的事业为基础的交往,包括各种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主客关系等。如果说,在人类社会早期和小农自然经济的社会形态中,亲缘和地缘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