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8

2017年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14

2017年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20

2017年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26

一、简答题

1. 医务社会上作健康干预的基本范围与优先介入领域是什么?

【答案】(1)健康照顾处境与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领域

健康照顾处境是由健康照顾体系组成的医学哲学与医药文化、社会环境与制度安排、政策模式与医疗服务的总和。它是从事医务社会工作的具体场所,是社会工作实施健康干预的地方。

在水平结构上,个人健康“照顾过程”或发展阶段分为预防保健、临床医疗和康复服务三部分; 在纵向结构上,群体健康照顾分为个人和家庭、社区和组织、国家和社会健康政策三个层次。这些纵横交错的“发展阶段”和“干预层次”构成健康照顾处境,是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

(2)预防医学、预防保健和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

预防医学是预防、保护和维护个人、群体健康的应用科学,其基本范围和主要内容是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和促进健康,基本特征是预防为主、防患未然。预防保健主要关注无疾病症状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适用范围广泛,覆盖所有人。

现代医学发展的普遍趋势是注重预防保健,由注重治疗疾病转变为更加注重预防疾病。这种发展趋势和社会共识为医务社会工作“提前”介入健康问题创造了条件。医务社会工作可以介入的健康领域广阔,如环境保护、食品营养、禁烟禁毒、健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提升健康意识等。

(3)临床医疗、医疗服务流程与医院社会工作介入领域

临床医疗是医护人员在医疗机构中对患病者进行的临床诊断、治疗活动。临床医疗的范围和内容主要表现为医院的服务流程,由门诊、住院、手术治疗到康复出院等。医院中的社会工作干预和社会服务是医务社会工作的最早起源地,也是传统和最主要的服务,对医院的门诊部、妇产科、儿科、内科、外科、传染科、结核科、中医科等业务科室均可介入。

(4)康复医学、康复服务与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领域

康复医学是指以恢复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生活功能为目标的健康照顾服务。康复服务主要包括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社区康复。康复服务是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的基本领域,特别是在疾病普遍化、非传染性慢性病成为主要疾病和社区照顾理念流行的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可以大有作为,患者也迫切需要医务社会工作。

(5)个人卫生、家庭健康与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领域

个人卫生是指个人身心健康状态,家庭健康是指家庭环境与家庭成员身心健康。个人、家庭健康涉及生理、心理与社会因素,又涉及个人、家庭、社区、组织和宏观制度背景。这种状沉决定了个人、家庭健康照顾服务的多样性。个人、家庭健康照顾适用范围普遍,医务社会工作者应该做、可以做和能够做的空间广阔。

(6)社区健康和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领域

社区健康是在地域社区范围内提供的健康照顾服务的总称。社区健康包括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健康促进、社区环境保护、职业病防治和社区公共健康,是健康照顾服务最多、最集中的领域。社区健康为医务社会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挥作用的空间,是新型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7)国家健康政策、社会健康与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

健康政策是国家与社会有关健康照顾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健康政策范围涉及健康需要的界定、健康资源的分配、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健康照顾体系的管理等事项,社会健康涉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人口政策、食品药品监督、住房政策和市政工程等内容。传统医务社会工作主要局限于微观取向的病人照顾和医院处境中服务,社会工作宏观实务和政策倡导等方式为医务社会工作在宏观层次上的干预提供了机会,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2. 影响个案工作会谈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这里包括会谈前、会谈进行中及会谈结束后的有关事项。

(1)工作者的心理准备

尽管对资深的工作者来说,会谈的程序己是轻车熟路,但是,每次会谈前做心理准备都是必要的,对于新的工作者来说更是如此。首先,工作者要清理自己的情绪,保证会谈是在自己良好的情绪状态下进行,如果自己有心事,应该或是转介给别的工作者,或是更改会谈时间; 其次,工作者应该对已经掌握的案主及其问题的资料进行详细的阅读和思考; 再次,尽可能地想到会谈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及其应对措施。

(2)会谈场所安排

不同服务机构的会谈场所的安排和布置,会因机构文化的独特性而呈现不同的风格,设施也不尽相同。但一般情况下,会谈场所都应具备如下条件:

①独立封闭的房间。半封闭或开放的场所不适合个案会谈。如在大的房间里以屏风隔出的空间里进行会谈会令会谈双方都缺少安全感。

②空间大小适宜。过大的空间会影响倾心地交谈,也浪费资源; 空间过小,影响空气流通,也给人以压迫感。

③房间布置简明单纯。不要有过多的摆设和杂物,以免案主分心。工作者与案主用的桌椅可移动,家具的质量、颜色、款式应给人亲切、温暖、舒服的感觉。

④房间空气畅通、清新,光线适宜,温度、湿度适宜。

⑤会谈时不受电话铃声、敲门声音或他人的打扰。

⑥房间外围环境清静不吵闹。

(3)工作者的仪表

人的仪表是人的气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如果工作者穿着过于随便、不整洁,或穿奇装异服,很难让案主对其产生尊敬、信服和信赖的感觉。因此,工作者的仪表很重要,工作者应把自己的仪表看作是自己人格修养的一部分、工作者角色规范的一部分。在会谈室里面对案主,既是一个工作的正式场合,也可以看作是与朋友相约的私人会面; 穿着打扮既不可过于随便,也不要太郑重古板,否则会将人拒之以远,不利于案主放松、倾心地谈话。工作者的着装应以端庄、典雅为宜,同时要根据案主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等因素的不同选择适宜的着装。

(4)双方的称谓

人际交往中,一个称谓往往决定双方的关系定位,并影响着双方的心理距离。个案工作中的工作者与案主是一种专业的助人关系,彼此恰当的称谓很重要,如果称谓不合适,将影响工作者与案主的互动。在与案主的初次见面时,工作者可以将自己机构对工作者一般性的称呼方式告诉案主。中国内地的一些福利机构对工作者的称呼是老师,如“张老师”等。工作者对案主的称呼应视案主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而定,一般工作者对案主以“姓”称呼较妥,如“张先生”,除非案主要求直呼名字。当案主特别要求工作者直呼案主的名字或其他昵称时,工作者一定要澄清此要求的意义,如果发现案主有将特殊的称呼作为某种特殊情感的寄托,必须拒绝使用其称谓。对于小孩子,工作者可以直接称呼其姓名或名。

(5)会谈中的记录

工作者在会谈过程中进行文字记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过多的!J 写,会影响与案主的交谈,也会令案主产生不安全感,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暴露。而且,书写的速度远不如说话的速度。但若不作记录,过后很难无遗漏地将所要记录的内容写下来。尽管会谈过程中作文字记录较困难,机构及工作者还会尽量做一些弥补:有心的工作者会学习速记的技术,有的机构也会印制一些便于记录书写的表格。有时,工作者可以通过征求案主同意后作录音记录,以便事后整理文字记录。

3. 简述帕森斯社会现代化模式变项理论。

【答案】帕森斯社会现代化模式变项理论的主要内容为:

(1)帕森斯提出的关于人的行为价值取向的“模式变项”理论反映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相互对立的结构特性,成为当代现代化理论中关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两极对立的基本模型。这些模式变项共有五对:

①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遍性依据普遍认同的统一标准待人处事,特殊性则对不同的人和事运用不同的标准。

②专一性与广泛性。这一抉择涉及互动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宽窄和清晰程度。如果相互之间的义务是狭窄的并被明确限定,就意味着选择了专一性,其特征是提出要求的一方有证明这项要求的义务。相反,如果双方全部人格投入到互动关系之中,相互给予或取得的满足是广泛的和不受限定的,那么这类互动选择了扩散性一端,其特征是被要求一方有义务解释这一要求无法满足的理由,朋友关系和雇佣关系可以作为扩散性与专一性的例子。

③自致性与先赋性。前者是以角色执行者的实际表现成就来评价,后者是根据角色执行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