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887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绝对剩余价值
【答案】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有两种途径:延长工作日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工作日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就会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此外,提高劳动强度也是资本家用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常用手段。它表现为在内涵上增加劳动量,从而增加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量。
2. 平均利润规律
【答案】平均利润率规律是指各个生产部门不同的利润率通过部门间的竞争而平均化的趋势。不同生产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剩余价值率等的不同,利润率一也各不相同。但资本的本质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因此资本家要把自己的资本投向利润率高的部门。于是,资本便不断地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这会导致原来利润率低的部门投资减少、产品供给减少、价格上升、利润增加、利润率提高,原来利润率高的部门投资增加、产品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利润减少、利润率降低。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各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相等为止。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它调节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
3.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答案】(1)简单劳动,是指那些事先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的训练和学习,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单位的。
(2)复杂劳动,是指那些需要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才能从事的劳动。
(3)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相同的,复杂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这是因为,复杂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价值也就高些。既然这种劳动力的价值较高,它也就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这样,为了交换,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还必须化作同一的简单劳动,作为共同的计量单位,来确定商品的价值量。因此,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是无差别的一般简单劳动。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的简单劳动时间。从质与量的统一来理解价值,它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的简单的抽象劳动。在商品经济中,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的比例,不是人们主观直接计算的结果,而是在千万次的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发展时代是不相同的。
4. 劳动
【答案】劳动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是人类获得生产生活资料的必须途径。一切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一个简单要素即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人的劳动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劳动资料(又称为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叫生产资料,它是生产中的客观要素,是物质生产必备的物质条件。劳动者利用某些物质资料,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使其变成适合人们需要的产品,就构成了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二、简答题
5. 为什么说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中心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马克思是怎样来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的?
【答案】(1)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中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间题,也即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之所以是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中心问题,这是因为:
①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正常运行的基础
社会资本再生产要正常进行,最基本的条件是社会总产品必须全部销售出去,以便补偿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并取得剩余价值。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维持正常的再生产。
②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是维持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
社会资本再生产要顺利进行,其基本条件是上一个生产过程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得到替换。如果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都能够得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那么社会总产品也就顺利实现了。其中,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2)马克思对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的研究
马克思把社会总产品按实物形式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 按价值形态分为c.v.m 三个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分析社会总资本运行的前提。只有弄清了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上的组成,才能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①价值补偿
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式来看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不变资本(以c 表示)、可变资本〔以v 表示)和剩余价值(以m 表示)。价值补偿,是指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流通而全部收回。
②实物补偿
社会总产品从物质形式来看,是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组成的。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包括土地、森林、矿藏、机器、厂房、原材料等。消费资
料是用来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需要的那部分社会产品,包括人们吃的、住的、穿的、用的各种消费品。马克思按照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式,把社会生产分成两个部类:第Ⅰ部类即生产资料生产和第IT 部类即消费资料生产。实物补偿,是指社会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资本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人们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从何处取得。
只有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既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又在实物上得到补偿,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才能继续进行。因此,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中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对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研究的内容。
6. 垄断的统治是否能够消灭竞争? 如何正确理解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答案】(1)垄断的统治不能消灭竞争。原因是:
①垄断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消灭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这一基础,只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②在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仍然存在着不少没有加入垄断组织的“局外企业”,在这些“局外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自由竞争。
③垄断占统治地位的部门内,几个大垄断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
(2)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可以简要地概括成:垄断产生于自由竞争,但它没有消灭竟争,并与竞争并存。因为它没有消灭竞争的基础,即商品经济,它没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两者的关系具体来讲:
①垄断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的最本质的经济特征,垄断产生于竞争:第一,自由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造成生产集中; 第_,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造成垄断; 第三,当垄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时,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就发展为垄断的资本卞义。
②垄断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作为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但垄断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第二,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企业的绝对垄断。社会经济活动中仍存在大量的非垄断企业,它们之间的竟争是不可避免的。
③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不仅存在而且在竞争内容、形式、目的、手段上都有新的特点。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内容有:垄断组织内部为争夺产销份额和领导权的竞争; 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小同于自由竞争。
7. 在垄断形成的过程中,股份公司这一形式起了重要的作用。对这一结论,你的看法如何? 请谈谈对股份公司这一财产组织制度特点的看法。
【答案】在垄断形成的过程中,股份公司这一形式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个结论是十分正确的。
(1)股份公司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19世纪后半期广泛流行于世界资本主义各国,到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