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大学经济学院805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微观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货币流通规律
【答案】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量,取决于需要流通的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它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而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情况下,一方面,需要动用货币的地力,不仅有商品买卖,而且还有清
偿债务、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 另一方面,在有商品买卖的地方,也不一定都需要动用货币,因为随着商业信用关系的发展,在很多情况下,商品买卖采取赊购和各当事人债权债务相抵消的办法。考虑到以卜两方面的情况,货币流通量公式应为:
2. 资本周转
【答案】资本周转是指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是周转速度。周转速度指资本周转一次所花费的时间,或者说在一定时间内资本可以周转的次数。所以,资本周转速度可以用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两种方法来表示。(1)资本的周转时间就是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时起,到这个资本带着剩余价值以同样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的时间。(2)周转次数指在一定时问内(通常是指在一年内)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资本周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最具特色的理论之一,揭示了时间因素对预付资本量、价值增殖、以及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等的影响。这些分析使政治经济学对资本的分析进一步丰富和具体化。
3. 财政政策
【答案】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或税收以调节经济的政策。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财政支出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政府的各项预算拨款政策,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政府购买、公共工程建设和转移支付。在宏观调控中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包括对财政收入政策的运用、对财政支出政策的运用和对二者的综合运用。根据财政政策对于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可以把财政政策区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在多数情况下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调节方式,即在经济高涨时期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抑制,使经济不会过热而引起通货膨胀; 在经济衰退时期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进
行刺激,使经济不会严重萧条而增加失业。这样做有利于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简答题
4. 试述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局限性。
【答案】(1)垄断资本主义
①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引起垄断,这就是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
a. 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其一,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少数大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利用廉价的原材料,节约不变资本,降低成本,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所以,竞争的结果总是大企业战胜中小企业,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从而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中; 其二,随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得到广泛发展,通过发行股票形成巨额的资本,实现了资本占有形式和资本组织形式的社会化,从而极大地促进和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进程; 其三,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频爆发,造成大批中小企业的破产并被大企业所吞并,而大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纷纷联合和合并,从而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了更高程度。
b. 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产生垄断。
一方面,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联合协议,并且它们的实力雄厚,也有力量操纵和控制该部门的生产和流通,这就为垄断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 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既造成竞争的困难和新企业进入的限制,同时也造成了大企业之间在竞争中的两败俱伤的现实性,为了避免双力一因势均力敌带来的竞争损失,它们就有必要暂时达成联合协议,形成垄断。
②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a. 私人垄断资本的资本量无法承担新兴产业的开发、大批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平衡的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等等,无法适应大规模生产和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需要。
b. 私人垄断资本总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盲目竞争,使再生产的比例常常遭到破坏,并引发经济衰退。
c. 私人垄断资本无法缓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劳资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等,造成社会动荡。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a.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客观基础。
随着科技的深入发展,新兴产业的开发、大批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平衡的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等等,都需要巨额资本投入。作为私人垄断企业来说,
常常因资本量不足而无法承担或因投资过大、风险过高、利润率低而不愿投资。这就迫使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直接参加到社会再生产活动中去,对整个经济活动进行干预或调节,以适应大规模生产和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需要。
b. 解决经济发展中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保证经济协调发展,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重要原因。
社会化大生产决定了国民经济各领域、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的生产必须按比例地进行,否则就会破坏社会再生产中的供需平衡关系。事实上,私人垄断资本总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因而盲目竞争不可避兔,势必使再生产的比例常常遭到破坏,并引发经济衰退。为此,要求国家从私人垄断资本的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结构和地区结构进行干预和调节,以确保经济协调发展。
c. 缓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劳资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也伴随而生。缓和这些矛盾是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靠个别资本或某个资本家是无法缓和这些矛盾的。这就需要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从垄断资本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来调节缓和社会矛盾,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并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并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仅不会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要维护它、巩固它; 不仅不会消除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而且要维护和加强雇佣劳动制度。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无论是实行国内经济干预政策,还是参与国际经济联合,都是以加强垄断资本的协调、增强垄断资本的统治力量为前提的,因此,在实践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将强化垄断资本对劳动者的雇佣关系。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调节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调节主要着眼于扩大市场,但同时又会限制市场的扩大并带来新的市场问题; 通过调节企图实现充分就业,不仅不可能解决失业问题,而且使失业队伍不断扩大; 借助货币政策的实行,试图控制货币供应量,而实际结果却酿成了货币膨胀和信用膨胀,如此等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滞胀”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大顽症,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干预内在矛盾发展的典型表现和必然结果。可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有限度的,而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总之,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雇佣制度矛盾的内在性、固有性。只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卞义私有制这一经济基础,就不会改变追求高额垄断利润这一经济运行的根本目标,就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和历史局限性。
5. 当代跨国公司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是怎样的?
【答案】跨国公司早已有之,但当代跨国公司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盈利模式、公司治理等方面都表现出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