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人文学院964行政管理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公务员佳职锻炼
【答案】公务员挂职锻炼指公务员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在职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下级机关或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的职务,经受锻炼,以丰富经验,增长才干。
2. 360度考核法
【答案】360度考核法由直接上级、下级、同事和服务对象对个体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可以综合不同评价者的意见,得出全面、公正的评价。
3. 行政程序法治
【答案】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由行政行为的方式、步骤、时间、顺序等要素所构成的行为过程,包括行政行为程序、行政组织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行政程序法治是涉及规范行政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核心问题。
4. 社会燃烧理论
【答案】社会燃烧理论是牛文元在《社会燃烧理论与中国社会安全预警系统》中提出的,该; 理论认为公共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社会系统由有序向无序发展,从高秩序向低秩序退化,从初始状态量变到以后质变,最终爆发突发性危机事件的过程。它是在系统理论的基础之上,把社会系统的有序与无序、平衡与失衡、稳定与暴乱,同自然界的燃烧现象进行形象类比,将社会组织/系统的稳定状况纳入严格的理论体系和统计体系—“社会稳定预警系统中”。
二、简答题
5. 简述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
【答案】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行政管理在一定行政环境的影响下存在和发展,与行政环境发生一定的联系。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就是两者间基本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以行政环境为主体则表现为行政环境制约行政管理,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 若以行政管理为主体则表现为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改造,以保持二者间的动态平衡。
(1)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制约
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制约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的:
①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行政环境,尤其是其中的自然环境,直接规定着行政管理的活动区域与基本活动前提。
②行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规定着行政管理的内容和发展方向。特别是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这两类因素所起的作用更为突出。由于行政系统本身是政治系统内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政治系统对行政管理的内容、发展方向都有着较大的规定性。
③行政环境影响行政体制与机构建设。在不同的行政文化环境下,行政体制与机构建设会有较大的差异。在一定时期内或多或少的官僚思维、官僚作风仍会有较大影响,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它是官僚组织的必然产物; 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传统的积淀。因此,要革新行政体制,完善行政权力组织与结构,也要革新行政文化。
④行政环境影响着行政过程。行政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决策阶段和执行阶段。在决策阶段,决策行为必然要受行政环境的制约,决策者必然充分考虑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约束因素,才能使决策方案有现实性和可行性; 在执行阶段,行政执行活动是否畅通无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环境对行政执行活动的支持、参与程度。外部环境的支持,可以使行政活动得以顺利实现; 外部环境的消极或反对,则会阻碍行政活动的实施。由此可见,行政环境可以影响甚至决定行政效果。
(2)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改造
虽然,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有影响,甚至有时起决定作用,但是,这并非意味着行政管理就是消极的、被动的。实际上,行政管理在适应行政环境的同时,也积极地利用和改造行政环境。行政管理存在和发展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它在适应行政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地促进其所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在于它对行政环境能动的改造。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辩证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平衡的关系,行政系统应该是开放有序的,而不是封闭无序的。仔细研究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便于从中更好地寻求行政管理的运行规律。
(3)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达到动态的平衡。
6. 行政立法与立法机关立法的异同。
【答案】(1)行政立法,是指一定范围内依法享有立法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法的地位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其在性质上是一种具有立法特征的抽象行政行为。行政立法的特征如下:
①行政立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这是行政立法最基本的特征。由国家行政机关进行的立法活动即为行政立法。
②行政立法权只能由一定范围内的国家行政机关行使。
③行政立法在性质上是一种具有法的地位和效力的抽象行政行为。这里有三层含义:a. 行政立法在性质上首先是一种行政行为; b. 行政立法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抽象行政行为; c. 行政立法是一种具有法的地位和效力的抽象行政行为。
④行政立法由国家公务员作出并遵循首长负责制的原则。
⑤行政立法在程序上相对简便、快捷和灵活。
⑥行政立法的法定表现形式是行政法规和规章并且在名称上不冠以“法”的称谓。
(2)行政立法与立法机关立法的不同点
行政立法虽然具有立法性质,但不同于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主要区别在于:
①立法的主体不同。立法机关立法的主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行政立法的主体则是有
权的行政机关。
②立法权的来源不同。立法机关的立法权直接来源于人民的授权,是宪法规定权力机关享有的立法权; 而行政立法权则一部分来源于宪法的规定,另一部分来源于权力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的授权。
③立法的内容不同。立法机关立法所涉及的内容通常是有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基本制度和重大问题; 而行政立法内容通常是有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事务中的具体管理问题。
④所立之法的效力等级小同。立法机关所立之法的效力高于其执行机关所立之法的效力。 ⑤立法的程序不同。立法机关立法程序比行政立法的程序严格、正式。
⑥立法形式不同。立法机关立法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 而行政立法则只能称为条例、细则等。 ⑦立法效果不同。立法机关立法的稳定性强; 而行政立法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强。
(3)行政立法与立法机关立法的相同点
①性质相同。两种机关所进行的都是立法活动,拥有立法活动所拥有的共同点。即两种立法都有权威性,且立法活动都要经过一定的程序。
②都有相关的程序保证其实施。每种法律形式都有相应的诉讼程序保证其程序上的公正,无论是行政立法,还是立法机关立法,都兼具实体法和程序法双重内容。
③立法目的相同。广义上讲,无论是行政立法还是立法机关立法,都是为了实现社会公正,打击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通过两者的相同点,使得行政立法和立法机关立法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相互借鉴经验。同时,又由于二者的不同,使得二者在完善的过程中,应该专注不同点,确保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起到应有的作用。
7. 简述民主集中制的主要内容。
【答案】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根本的行政领导制度。我国宪法把民主集中制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和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确立下来。具体表现为: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贯穿于各级行政领导的全部实践活动中,是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直接体现,它决定和影响其他行政领导制度。
8. 简述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答案】政府部门的绩效考核指的设置上,应遵循“SMART ”,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在英美等政府绩效管理相当成熟的国家被普遍使用。
“S ”表示“Specific ”,要求绩效指标应是“具体的”、“明确的”、“切中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