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811管理类综合之财务会计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1)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的适用于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2)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的后续计量。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一般不予变更,只有在追加或收回投资时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应作为投资收益处理,借记“应收股利”等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收到现金股利时,应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如果收到的股利为股票股利,则只调整持股数量,降低每股成本,不作账务处理。
2. 简述所得税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答案】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其中,纳税影响会计法又有递延法和债务法之分,而债务法具体又分为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含义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性质,将其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分别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倒推出各期所得税费用的一种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资产负债观”为理论基础,其主要目的是合理确认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得税费用是由资产负债表间接得出来的。
(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科目设置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递延所得税项目分别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核算,并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分别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这就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区分开来,使得资产负债表可以清晰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正确决策。
(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核算程序
①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是指企业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资产、负债进行会计处理后得出的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金额。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可以直接根据有关账簿的记录确定。
②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应按照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进行确定。
③确定递延所得税。
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应分别按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适用税率确定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适用税率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并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进行比较,确定当期应予进一步确认或应予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
所得税资产金额,同时,将二者的差额作为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的一个组成部分——递延所得税。
④确定当期所得税。按照现行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以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同时作为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当期所得税。
⑤确定所得税费用。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组成部分。企
业在计算确定了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后,将两者之和(或之差)作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目前,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只允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3. 存货减值迹象有哪些? 何时表明存货价值为零?
【答案】(1)存货减值迹象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①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②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③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己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④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⑤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2)当存在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表明存货价值为零,此时应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这些情况包括:
①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②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③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④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 固定资产正常报废和提前报废核算有何不同之处?
【答案】固定资产报废的原因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由于使用期限已满不再继续使用而形成的正常报废; 另一类是由于对折旧年限估计不准确或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提前报废,如确定预计使用年限
时未考虑无形损耗而在技术进步时必须淘汰的固定资产,以及由于管理不善或自然灾害造成的固定资产毁损等。
(1)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其账面价值应为预计净残值。但由于实际净残值与预计净残值可能有所示同,因而在清理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净损益。这部分净损益也应计人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正常报废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与出售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相同。
(2)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未提足折旧,为了简化核算工作,未提足的折旧也不再补提,而是在计算清理净损益时一并考虑。此外,毁损的固定资产根据其毁损原因,有可能收回一部分赔偿款,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毁损有可能取得保险公司的赔款,管理不善造成的毁损有可能取得有关责任者的赔款。企业取得的赔款也视为清理过程中的一项收入,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在计算清理净损益时也应一并考虑。
二、论述题
5. 在多步式利润表上,净利润是通过哪几步计算出来的?
【答案】多步式利润表是常用的格式,它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收入和费用项目与在该过程外发生的收入与费用分开。在多步式利润表上,净利润是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出来的:
(1)计算营业利润
①“营业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
②“营业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
③“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应负担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④“销售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广告费等费用和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经营费用。
⑤“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
⑥“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⑦“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反映企业各项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
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反映企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⑨“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
⑩“营业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营业利润。
(2)计算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①“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
②“营业外收入”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
③“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