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要求被试回答有关自己的感受和信念的测验属于( )。
A. 最高作为测验
B. 典型行为测验
C. 非文字测验
D. 投射测验
【答案】D
【解析】投射是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心理特征无意识地反应在对事物的解释之中的心理倾向。
2. 根据测量理论,( )的做法会降低测验的信度。
A. 增加同类题目的数目
B. 提高被测群体的同质性
C. 对主试进行统一培训
D. 筛选题目,使题目难度中等且正态分布
【答案】B
【解析】提高测量信度的方法有:
①适当増加测验的长度,増加一些与原测验中题目具有较好同质性的题目;
②使测验中所有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
③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提高测验在各同质性较强的亚团体上的信度;
④选择适宜的时间间隔;
⑤主试者严格执行施测规程,评分者严格按标准给分,施测场地按测验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布置,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
⑥努力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
3. 真分数模型X=T+E中,E 表示的是( )。
A. 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
C. 抽样误差
D. 标准误差
【答案】B
【解析】真分数模型是经典测验理论的基石,其基本公式为X=T+E,即观测分数是真分数与误差分数的函数。其中,误差是随机出现的,每次测量所产生的误差是独立的。系统误差是指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对象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对总体各单位结构的代表性差别,而引起的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如抽样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绝对离差等;标准误差是指各测量值误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故又称为均方误差。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 。
4. 用离差智商取代比率智商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比率智商只能进行个体内比较
B. 离差智商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C. 智力年龄会随生理年龄的増长不断发展
D. 比率智商不能满足对年龄单元等值性的要求
【答案】D
【解析】1949年韦克斯勒在他编制的儿童智力量表中首次采用了离差智商取代比率智商。这是因为比率智商的基本假定是智力发展和年龄增长呈正比,是一种直线关系,但随着人年纪的增长,到约到26岁左右智商就停止增长进入了高原期,所以比率智商不适用于年纪大的时候。
5. 根据真分数理论,信度系数与效度系数的关系为( )。
A. 二者恒等
B. 效度系数大于信度系数
C. 信度系数小于或等于效度系数
D. 信度系数大于或等于效度系数
【答案】D
【解析】根据效度和信度的定义
:
到: ,
以及公式可得
6. 大多数适合普通人群的测验如果要有较大的区分能力,一般应使题目的平均难度( )。
A. 越低越好
B. 约为0.27
C. 中等
D. 越高越好
【答案】C
【解析】研宄者在利用项目分析选择试题时,应使题目的难度分布广些、梯度大些,使整个测验的难度分布呈正态分布,且平均水平保持在0.50,才能使测验具有较大的区分能力。
7. 测验题目的混合螺旋式编排方式的特点是( )。
A. 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题目交叉排列
B. 将性质相同的题目归为若干分测验
C. 难以维持被试作答的兴趣
D. 难度逐渐降低
【答案】A
【解析】混合螺旋式编排方式是先将各类测验题目依难度分成若干不同的层次,再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题目予以组合,作交叉式排列,其难度则渐次递进。此种排列的优点是被试对各类测验题目循序作答,从而维持作答的兴趣。
8. 关于信度的指标,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信度系数,即实得分数方差与真分数方差的比值
B. 信度指数即是信度系数
C. 测量标准误与信度呈负相关
D. 测量标准误与信度呈正相关
【答案】C
【解析】测量标准误因此测量标准误与信度呈负相关,即信度增加,则标准误变小。
9. 下列表示智力的指标中,依据测验分数常态分布来确定的是( )。
A. 心理年龄
B. 智力年龄
C. 比率智商
D. 离差智商
【答案】D
【解析】离差智商是依据测验分数的常态分布来确定的,是一种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得的标准分数。心理年龄即智力年龄,其意义是被试的智力水平相当与多大年龄的儿童。比率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
10.难度P 值越接近于0或接近于1,越无法区分被试间能力的差异。相反,P 值越接近于0.50, 区别力越高。为了使测验具有更大的区别力,应该选择难度在0.50左右的试题比较合适。各题难度在( )之间。
【答案】B
【解析】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较易的项目对水平低的被试区分度高,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由于人的大多数心理特性呈常态分布,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