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硕之传媒经济学教程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
● 摘要
一、简答论述题
1. 2005年10月,上市不久、以楼宇液晶广告为主营业务的分众传媒以1.83亿美金的高价收购以电梯平面广告业务为主的框架传媒; 时隔3年,2008年12月22日,新浪宣布增发4700万普通股用于购买分众传媒旗下的分众楼宇电视、框架)’一告以及卖场)、一告等业务相关的资产。
新浪CEO 曹国伟表示,这一合并的目的是为了整合中国最有实力的两大新媒体广告平台,从而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为有效的整合营销服务。我们相信本次交易将大大加强我们媒体的覆盖率和影响力,使我们成为中国广告市场不可或缺的新媒体平台。
分众传媒CEO 谭智表示,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建立起了中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户外数字广告网络,每天覆盖1.5亿城市主流消费人群。今天我们跟新浪的合并将使我们各自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一告客户,提升我们在中国新媒体营销市场的竞争力。
试从当前媒体环境的变化和媒介竞争态势的角度对本案例发生的深层动因做出评析。
【答案】这几家公司的并购,涵盖着广告形式的线上到线下的合并。也体现了现阶段传媒竞争战略的新趋势一一从追求市场占有率到追求个人占有率。
(1)一直以来,传媒竞争的基本逻辑就是通过规模化的扩张来追求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在市场占有率的价值逻辑之下,规模数量几乎成了衡量媒介价值的唯一指标。但是,这种媒介竞争的价值逻辑实际上是把受众当成“单向度”的人,其市场开发和对于受众资源的利用是一次性的和单向度的。显然,这种市场价值模式的明显缺陷在于,媒介是仅就某一个特定方面在开发和利用受众的价值,成为单一产品(或功能)的提供者。
(2)随着市场大盘的迅速做大,单个媒体在数量规模方面做大的相对市场效能呈现大幅度削减的趋势。即使你通过高额的成本达到了某种数量扩张,但这种数量扩张对于你的市场占有率提升的实际效能却常常是微乎其微的。原因很简单,在你个体做大的同时,市场基数也在不断做大,甚至这种大盘做大的速率往往要高于个体做大的速率,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单一媒介的数量(分子)增加的效能都会被不断扩容的市场大盘的增长稀释掉。
(3)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为传媒产业带来最大利润的价值支点是不同的:最初是内容产品的品质,接下来是市场拓展的规模,到现在则是全方位客户价值的挖掘一一这便进入了范围经济的范畴。
媒介经济既是规模经济又是范围经济,前者表现在同一家媒介的产品要具备规模,而范围经
济则表现在媒介集团中,一个媒介集团不能只依靠一个媒体打天下,必须是多家媒体、多项业务(包括非内容服务的其他业务如会展、配送等)共同发展,走多种媒介的联合经营,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以便提高其对于客户的个体占有率。
(4)全方位客户(今天媒介的受众越来越具有客户的全部含义)价值的挖掘,意味着以客户需求为本位,嵌入客户的生活方式之中,围绕并清晰地把握客户的生活圈、工作圈、消费圈的需求逻辑,发现和开掘客户的关联需求,并以与这些需求相切合的产品和服务构成一个完整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链。
这便是对于个人“需求一价值”空间的占有率的扩张一一由“1”到“N ”的扩张。而这个“N" ,其实就是为客户提供某种“解决方案”。从单向度地满足客户的某种需求(例如,仅仅作为新闻、资讯内容的提供者,或者仅仅作为广告的发布平台等),到尽可能全方位地为个性化的需求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这是传媒市场上价值挖掘的一场革命。
2. 案例分析:
2008年9月,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的中国网络公司网易(NTESNASDAQ )宣布其董事会己批准公司一项金额为1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份回购计划,该计划有效期不超过一年,该回购计划将在公开市场上进行,回购目标为己发行股票,资金来源于可用营运资本。另一家网游公司九城也宣布,该公司董事会己经批准了一项金额最高为5000万美元的美国存托股份回购计划。此次回购计划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公司的现金储备,九城CEO 朱骏表示,回购的原因是认为当前的股价水平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公司的真正价值和将来的潜力。计世资讯分析师认为,事实上中国网游市场仍在保持正常的增长,但是在华尔街看来,网络游戏寿命和盈利周期存在如同电影工业一样的不确定性。中国的网络游戏概念股在境外资本市场市盈率一直不高,中国的几家在境外上市的网络游戏运营商的股票市盈率长期保持在10到20倍之间。
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公开上市融资对这些网络企业意义有哪些? 结合当时国内外的网络经济环境,分析广大中国网络公司纷纷回购股票的深层动机及利弊关系。
【答案】(1)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公开上市融资对这些网络企业的影响
①高额的融资成本
上市融资获得资金是有成本的,资金的使用也需要支付成本。企业融资上市之前要经历,企业改制、股票发行、上市等一系列繁杂的程序。且企业在上市之后仍需就股权资金的使用支付成本,除日常的中介机构费用、市场运作费用之外,公司盈利的相当一部分要用来支付投资者的股息红利,这种资本成本通常要高于银行贷款的成本。
②多种经营风险
传媒上市后面临众多经营性风险,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a. 盈利能力风险证券市场有一套特殊的评价标准,其中,投资者对公司投资价值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炒”股票,“炒”的就是预期,是股票的未来,股价取决于市场需求,即变相取决于投资者对公司盈利能力的认知和发展状况的期望。
b. 盈利周期风险
资本市场的盈利周期计算是以会计年度为标准的,各项盈利指标以年度为周期,一年一结算。 c. 盈利模式单一的风险
传媒类上市公司盈利模式单一,普遍缺乏内生性的成长动能和竞争能力。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传媒的广告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很大比重,其他经济来源微乎其微。这给传媒上市企业的经营带来极大的风险。
③机制缺陷存在的风险
传媒上市公司改制不彻底,运行机制存在漏洞和缺陷,内部机制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风险。 ④信息公开化带来的风险
a. 传媒上市后要按照监管要求担负起信息披露等义务,不可避免地将企业的部分商业机密公之于众,这可能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b. 上市公司必须公开公司战略、业务经营数据和市场策略等近乎商业机密的经营细节,公司的各项指标和经营计划都相对透明,容易让竞争对手了解企业动态和重大决策并采取相应对策,意味着公司难有黑马式的举动。
c. 企业上市后成了公众公司,许多以前属于内部事务的消息就要对外公布,不公布就是违规。
(2)广大中国网络公司纷纷回购股票的深层动机及利弊关系
a. 受全球经济下滑影响,包括中国概念股在内的多家互联网上市公司股价出现某种程度的下滑,出于不满股价长期低迷,公司价值被低估的情况,表明该公司并不认为公司该阶段的市场表现真实地反映了公司的真正业绩,这些公司纷纷采取回购股票来提振股价,回购股票也是向外界传达公司强烈的信心,期望挽回投资者信心。
h. 股价出现大幅波动后,企业在二级市场容易受到潜在收购者及竞争者狙击,大量购买股票,通过回购可以进一步稳定股权结构。
c. 作为资本运作手段,企业在公司股价估值较低时进行回购,成本较低,待股价上涨实现低买高卖,获得投资利润。
3. 传媒行业的特殊性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1)传媒经济研究在给定假设上的特殊性
①“社会偏好结构”和“个人偏好”处在由媒介产品不断重塑的过程之中,由此带来媒介产品价值生产和价值实现上的特殊性。媒介传播本身就蕴涵了社会偏好结构形成和改变的机制
a. 从物质技术层面而言,由于不同媒介载体有着不同的可获得性、参与条件和内容偏向,形成一种过滤机制,最终对一个时代的社会集体偏好产生影响。
b. 不同媒体组织基于不同的媒体文化理念,通过其对于资讯的选择、处理、解读及整合分析等等在传播资讯时所打上的各自的社会能动性的烙印,并由此对人们的认知、社会判断和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②社会偏好结构和个人偏好对媒介产品价值衍生和价值界定的影响
a. 从个体层面而言,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轴线上,消费某类媒介产品越多,对它的偏好和依赖就越强,单位产品为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可能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