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藏大学财经学院842财政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答案】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比。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 增长速度。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

上年GDP 的增长额。

2. 财政政策工具

【答案】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主要有税收、公共支出(包括财政补贴)、政府投资、国债等。

(1)税收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它具有形式上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这此特征使税收调节具有权威性。税收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宏观税率和具体税率的确定、税种选择、税负分配以及税收优惠和税收惩罚等规定体现出来。

(2)公共支出主要是指政府满足纯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它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部分。购买性支出包括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它是一种政府的直接消费支出。转移性支出通过“财政收入一国库一财政支付”过程将货币收入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此时,民间的消费并不因此而发生变化。

(3)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 (4)国债作为一种财政信用形式,最初是用来弥补财政赤字的,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国债已成为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政策手段。国债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①“挤出效应”; ②“货币效应”; ③“收入效应”。

3. 零基预算

【答案】零基预算,是指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从理论上看,零基预算是完全重新编制年度预算,如同编制一个新的预算一样,但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切从头开始,丝毫不考虑上年的基础。零基预算的明显优点是有利于优化支出结构,提高预算效率,控制预算规模,但要求具备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方法以及统一的标准,否则也可能失之谬误。

4. 紧缩性财政政策

【答案】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在国民经济已

代表GDP 增长率,代表当年GDP 比

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消除通货膨胀,达到供求平衡。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无论是减支还是增税,都具有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效应。如果在一定经济状态下,增税与减支同时并举,财政盈余就有可能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紧缩性财政政策等同于盈余财政政策。

5. 国家预算的年度性

【答案】国家预算的年度性是指任何一个国家的预算的编制和实现,都有明确的时间的界定。预算年度是指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预算年度有两种:

(1)历年制预算年度,即从每年1月1日起至同年12月31日止,我国即实行历年预算年度; (2)跨年制预算年度,即从何年某月某日开始至次年某月某日止,中间历经12个月,但却跨越了两个年度,如美国的预算年度是从每年的10月1日开始,到次年的9月30日止。

所谓预算的年度性原则,是指政府必须按照法定预算年度编制国家预算,这一预算要反映全年的财政收支活动,同时不允许将不属于本年度财政收支的内容列入本年度的国家预算之中。

上述预算原则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不是绝对的。一种预算原则的确立,不仅要以预算本身的属性为依据,而且要与本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要充分体现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一个国家的预算原则一般是通过制定国家预算法来体现的。

6. 增长性政策

【答案】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海勒提出了“增长性赤字财政政策”。他将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和潜在的增长率作为测算财政赤字的基准,认为只要连续两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小于推算出来的潜在的生产总值时,即使在经济上升时期,也可以将赤字财政作为常规手段,连年不断的实行,从而挖掘生产潜力,减少产量缺口。汉森和新古典综合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都非常赞成这个办法,并称之为“新经济学”。

7. 贸易创造

【答案】贸易创造,是指消费从高成本生产者转向低成本生产者。因为关税壁垒的消除会按比较优势使专业化程度更高,消费者不必为购买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而支付高价格,因为现在可以从关税同盟的其他成员国那里购买到更便宜的商品。

例如,假定世界上生产葡萄酒最有效率的生产者是法国,又假定在加入欧共体之前,英国必须对来自法国的葡萄酒支付高额关税,那么,英国消费者此时一般会购买本国生产者酿造的葡萄酒,而在加入欧共体之后,英国进口商不用再支付法国产葡萄酒的关税,此时英国消费者将转向消费法国葡萄酒,从而使得法国生产者和英国消费者均获益。

8. 票证补贴

【答案】票证补贴指由政府按户或按人发放一定量针对某邺商品的票证,持票证购买商品,价格低廉,超出票证规定的数量,则须按较高的价格购买。它实质上是对供不应求的商品的一种特殊补贴。由于某些商品供不应求,按照市场规律,这些商品的价格将上涨,从而会排挤部分购

买力较低的消费者。但这些商品又是人们必须或偏好消费的,为了使人们都能购买这种商品,政府强制这些尚品降价,由于供应不足,降价的商品必须限量供应,这样就形成了票证。

二、选择题

9. 支付能力原则是指人们对财政收入的分担要与人们的( )能力相适应。

A. 消费

B. 生产

C. 交换

D. 支付

【答案】D

10.财政支出增长的替代一规模效应理论由( )经济学家提出。

A. 阿道夫·瓦格纳

B. 马斯格雷夫

C. 皮科克和威斯曼

D.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

【答案】C

【解析】皮科克和威斯曼提出财政支出增长的替代一规模效应理论,在瓦格纳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对1890-1955年间英国的公共部门成长情况的研究,提出了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超过GDP 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此即替代一规模效应理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提出经济发展阶段论。阿道夫·瓦格纳提出了“财政支出

,即瓦格纳法则。 扩张论”

11.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分得的利润,在中国境内再投资举办、扩建产品出口企业或先进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按( )比例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纳所得税税款。

A.40%

B.50%

C.60%

D.100%

【答案】D

12.国际贸易中,特惠贸易安排包括( )。

A. 自山贸易区

B. 经济同盟

C. 关税同盟

D. 区域市场

E. 共同市场

【答案】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