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宫御苑

【答案】“行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尔游憩或短期驻足之用。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

2. 障景

【答案】障景指的是遮住破坏景观的事物,或者暂时遮住应当马上出现的景物。这是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最典型的应用是苏州园林,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

3. 园圃

【答案】“园圃”是中国古典园林除囿、台之外的第三个源头,“园”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 “圃”为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并有界定四周的范围。西周时,往往园、圃并称,其意亦互通。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果蔬纳入市场交易,民间经营的园圃亦相应普遍起来,带动了植物栽培技术的提高和栽培品种的多样化,同时也从单纯的经济活动逐渐渗入人们的审美领域。

4. 《园治》

【答案】《园冶》是明代著名造园艺术家计成所著,是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唯一一部园林著作,全书共三卷,分为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屋宇、装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和借景等十二个篇章。该书不但影响我国,而且东渡传播到日本及西欧,成为造园学的经典著作。

5. 一池三山

【答案】“一池三山”是中国一种园林模式,在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上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三山象征着封建帝王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的梦想。自从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

6. 清裕陵

【答案】清裕陵是清高宗乾隆墓。自南向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桥、石像生、牌楼门、一孔桥、下马牌、井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三路三孔桥及东西平桥、东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桥、琉璃花门、二柱门、祭台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其规制既承袭前朝,又有所创新。

二、简答题

7. 简述隋唐园林的主要成就。

【答案】隋唐园林在魏晋南北朝所奠定的风景式园林艺术的基础上,随着封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臻于全盛的局面。现将全盛时期造园活动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大致概括为以下六方面: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

①“皇家气派”作为皇家园林所独具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园林规模的宏大,反映在园林总体的布置和局部的设计处理上面。

②“皇家气派”是皇家园林内容、功能和艺术形象的综合,给人一种整体的审美感受。它的形成,标志着以皇权为核心的集权政治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

③皇家园林在隋唐三大园林类型中的地位,比魏晋南北朝时期更为重要,出现了像西苑、华清宫、九成宫等这样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④就园林的性质而言,已经形成人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及其类别特征。

(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及局部的细致处理。

①开始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把诗、画情趣赋予园林山水景物,以诗入园、因画成景已见端倪。

②以山水景物诱发游赏者的联想活动、意境的塑造己处于朦胧状态。

③“中隐”思想以及官僚阶层的壮大和官僚政治的成熟推动了士流园林的发展。

④文人参与造园活动,把士流园林推向文人化的境地,促成了文人造林的兴起。

(3)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

①城市寺观具有城市公共交往中心的作用,寺观园林发挥了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

②郊野寺观的园林(包括独立建置的小园、庭园绿化和外围的园林化环境)把寺观转化为兼有点缀风景的手段,促进原始型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郊野的生态环境。

③宗教建设与风景建设在更高层次上相结合,促成了风景名胜区和“园林寺观”的发展。

(4)公共园林更多地见于文献记载。

①重视城市的绿化建设,丰富了城市总体的天际线,增益了城市绿化效果。

②长安的绿化不仅局限于城区,还以城区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形成了近郊、远郊乃至关中平原的绿色景观大环境的烘托。

③长安的绿化建设情况经传播影响及于国外。

(5)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跨入了一个新境界。

①造园用石的美学价值得到充分肯定,园林中的“置石”比较普遍,“假山”一词开始用作园林筑山的称谓。

②园林的理水,除依靠地下泉眼而得水外,更注意从外面的河渠引来活水。

③园林植物题材更为多样化。

④园林建筑从极华丽的殿堂楼阁到极朴素的茅合草堂,它们的个体形象和群体布局均丰富多样而不拘一格。

(6)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三个艺术门类已有互相渗透的迹象。

①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特点诗画的情趣开始形成。

②第四个特点意境的含蕴处在朦胧的状态。

③隋唐园林作为一个完整的园林体系已经成型,并在世界崭露头角,影响及于亚洲汉文化圈内的广大地域。

8. 列举中国园林建筑中屋顶造型的主要种类。

【答案】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建筑的外观一般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个部分,历史上称为“三段式”,因此构成的建筑外型有独特风格。屋顶形式是富有艺术表现力的一个重要部件。园林建筑艺术贵在看顶,造型多变,翼角轻盈,形成我国园林建筑玲珑秀丽的外形,是构成我国园林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屋顶的造型有庞殿或四阿、硬山、悬山、歇山、卷棚顶、攒尖顶、弯隆式等。

(1)庆殿,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略有弧度,又称四阿式,多用于宫殿(寺观亦用)

(2)硬山,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3)悬山,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屋面双坡,两侧伸出于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

(4)歇山,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是硬山,房殿式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垂脊下端处折向的俄脊四条,故又称九脊式

(5)卷棚顶,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孤形砌面

(6)攒尖顶,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之一,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见于亭阁,塔等

(7)弯窿式,屋顶形式之一,屋盖为球形或多边形,通称圆顶。此外,用砖砌的无梁殿,室内顶呈半圆形,亦称弯窿顶。

9.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什么? 试简单描述

【答案】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成熟的园林体系,若与世界上的其他园林体系相比较,它所具有的个性是鲜明的。而它的各个类型之间,又有着许多相同的共性,这些个性和共性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这就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一一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掇山、理水、植物配置、动物驯养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2)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中国园林建筑能够与山、水、花木、鸟兽等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