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15哲学基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价值
【答案】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问的一种意义关系。主体及其需要的复杂性,客体及其属性的丰富性,决定了价值形态的多样性。价值的本质表现为价值的特性。与价值的本质相联系,价值具有主体性、相对性、客观性。
2.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
【答案】补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又具有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共同的发展规律,这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
3. 认识
【答案】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感性和理性认识。①认识的基础是实践。这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②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就是坚持认识论的可知论,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 ③认识活动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即主体正确地反映客体。
4. 新事物
【答案】新事物是指符符合发展的前进方向、符合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因素,继承了旧事物中某些合理的因素,添加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因素,并具有了新的结构和功能。
5. 《反杜林论》
【答案】《反杜林论》集中反映了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马克思的支持下,于1878年出版。该书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唯物辩证法使马克思做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而两大发现又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该书批判了杜林在科学分类问题上的经验主义观点,阐述了“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等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阐明了经济决定政治、历史发展中革命暴力的作用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 它从理论体系和思想方法上彻底批判了杜林主义,而且全面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各国工人运动中对传播马克思主义起了重要作用,成为整个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锐利的思想武器。
6. 阶级与国家
【答案】①阶级是指特定生产关系和物质利益的主体和承担者,是在特定经济结构中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群共同体。它在实质上是个经济范畴,是一种历史的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是永远存在的; ②国家是指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所建立的一套具有强制力的机构体系,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是一种以阶级的统治为其实质的社会权力的组织形式; ③两者的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达到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程度,便产生国家。
二、简答题
7. 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应该把握什么原则?
【答案】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观点和方法:
(1)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任何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都是时代的需要,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他们的作用也就必定受这种历史条件的制约。
(2)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是从属于一定阶级的,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
(3)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4)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错误,因此,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例如无产阶级领袖也是杰出人物,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所取得的每一个伟大胜利,都是和无产阶级领袖的杰出贡献分不开的。因此,我们要热爱无产阶级领袖,维护他们的权威。同时也要认识到,无产阶级领袖也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因此,不要神化领袖,搞个人崇拜。
总之,杰出人物是代表先进阶级、阶层、集团的利益,能够反映时代要求,在历史上起进步作用。历史唯物主义在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的同时,承认杰出人物的重要历史作用。
8.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陷是什么?
【答案】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旧哲学,他们掩盖其阶级实质并局限于抽象的理论主题,只要求在理论上解释世界。
(1)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旧唯物主义泛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各种唯物主义,如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等。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的、形而上学的、不彻底、不完备的。具体表现为:
①旧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原始的实体即原子,认为它具有广延性、不可分性、不变的质量、运动等特性。这实际上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用物质系统某一层次的某种具体形态(如机械运动)或某种属性来定义物质,把它归结为万物的本原,不了解哲学的物质范畴应是概括物质世界所有层次、一切运动形态和共同属性的最高抽象。
②关于存在着某种“物的不变的实质”和“终极的、绝对的实体”的猜测,也带有某种先入之见和主观武断的性质,是缺乏科学根据的。这种思想方式不了解运动、发展、变化是世界的本质,而是企图找到不变的终极形态。
③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不彻底、不完备的,它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因而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不能解释社会运动的物质性。因此,旧唯物主义每每在接触社会历史领域的问题时,就滑向唯心主义。
(2)唯心主义哲学的缺陷
①现代哲学唯心主义为了否认世界的物质性,宣扬精神一元论。
②唯心主义者继承贝克莱的思想,直接否定物质的客观存在,说物质是“无”,完全否定了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
③歪曲现代物理学的成就,用相对主义的诡辩方法来否定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3)评述
全部旧哲学一一无论是旧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可以归结为一点,即完全不了解作为“感性活动”的人类实践。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这个著名论断,引导了一场哲学史上最深刻的革命性变革。科学的实践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全部旧哲学的分水岭,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决定性奠基的确切标志。
9. 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不仅有深刻的社会基础,而且也有其自然科学前提。
(1)近代自然科学的第一阶段(15世纪后半期~8世纪末)
这一时期,数学成为解释自然现象的根据,实验方法得到确定,近代的生产本身成为自然科学的工艺学运用。这些成就不仅推翻了传统的自然观念,沉重地打击了神学世界观和蒙昧主义,而且极大地推进了近代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变革。
(2)近代自然科学的第二阶段
19世纪40年代以来,一些以研究自然界发展过程为特点的新的学科相继产生和发展起来,如地质学、胚胎学、动植物生理学、有机化学等,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作为自然科学重大成就的“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生物进化论。它们的创立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自然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沉重地打击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随着自然科学的这种重大发展,改变唯物主义形态的历史仟务被提上日程,从而使“三大发现”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