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6年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 . .... 2
2016年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二) . .... 9
2016年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三) . .. 19
2016年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四) . .. 27
2016年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五) . .. 36
一、名词解释
1. 预知新闻
【答案】预知新闻是指媒体事先知晓而去采集的新闻,如各种记者招待会、剪彩揭幕、各种会议等。这类新闻可以是沟通受众与政府(或新闻事发单位)的“桥梁”,也可以是某些机构对新闻媒介的利用。处理不慎,这类新闻往往变为人情新闻,表现出浓重的公共关系的影子和明显的灌输目的,这都是最易引起受众反感,影响传播效益的因素。
2. 新闻采访
【答案】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为报道新闻而进行的各种采集和分析新闻事实的活动的总称。它是全部新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新闻采访的采访对象是新闻事实,探访、采集新闻事实素材构成新闻采访。新闻采访以调查研究为其基本工作手段。
3. 电视新闻系列报道
【答案】电视新闻的系列报道,是指对某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所进行的多次性报道。系列报道由多个独立的报道单元组成,单元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各自是一条完整、独立的新闻(单一的或综合的),集合在一个大主题下,使观众通过多个独立报道的内容,对一个时期的某一问题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4. 声画对位
【答案】声画对位是指声音和画面围绕着同一个新闻内容中心,在各自独立表现的基础上,又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表现形式。声画对位,指声音与画面不同步显现,不是给人以“看图识字,,的简单感知。“声画对位,,传播,是利用声音和画面不同步产生的信息差距,充分调动人们视听两个感知通道的“注意力”,引起声画信息叠加联想,加大感知深度,产生一加一(声加画)大于二(声画)的传播效果。这恰如两张颜色相同的玻璃纸,当它们叠加时,得到的是更深的颜色。
5. 电视经济新闻
【答案】电视经济新闻是电视媒体对国家、群体、个体的经济活动重要事实的及时报道。通过电视经济新闻传播信息,推动经济生活和引导民众从经济发展中展望美好的生活,己成为一切新闻单位的重要任务。作为时效快、覆盖面宽的电视新闻,对于经济新闻的报道,更是重任在肩。经济新闻在我国的各种新闻传播媒介中都占有十分显著的位置,这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一特定条件所决定的。
二、简答题
6. 记者进行资料积累有哪些主要方法?
【答案】记者进行资料积累的主要方法有:
(1)作笔记
作采访笔记是最基本的积累资料的方法。记者出身的作家刘白羽说:“每一个记者随身都有一个笔记本,但如何运用笔记本,却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记本不仅仅在采访时有用,平时读书看报,灵感一现,偶有所得,都应当记下来。
(2)做卡片
建立卡片库也是积累资料的方法之一。卡片便于保存、携带和查找。由于卡片较小,因此记载的内容应当简洁,要点突出。最好一张卡片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细节,使用时一目了然。相近或同一系统的卡片,放在一起,便于查找。
(3)剪贴
剪贴就是把自己认为有保存价值的报刊上登载的新闻、文章等,随时剪下来,贴在纸上。剪贴的优点在于保存了资料的原始面目,使用的时候不易走样,可避免误差。通过剪贴,不仅可掌握历史变迁,更能积累下最新的事态发展和人物动向。英国星期日快报编辑什利. 布朗共剪报一百多万页,重五吨,被称为剪贴大王。
(4)索引
索引是在有了笔记、日记、剪报、卡片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归纳分类。有了笔记、日记、剪报、卡片,只是完成积累资料工作的一半。要把它们变成使用方便的资料库,还必须在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类归档,然后制出索引目录。
(5)装订
装订也是资料累积的好方法。例如,采访笔记,如果是记的活页,每年装订成一本,十分有价值。采访一个会议获得的文件、材料,也可以装订成一册,注明时间、内容,查找时就方便了。有的活页剪贴资料,积累多了后,也两以按剪贴内容装订成册。这些资料保存年代愈久,价值也愈大。
7. 大众传媒在现代科技的传播中具有哪些重要职责与作用?
【答案】大众传媒在现代科技的传播中具有的职责与作用体现在:
(1)现代科技要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要素,要迅速转化为“第一生产力”,就必须要与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相结合。现代科技必须成为“大众化”的现代科技,才有它的生存价值。没有“人文精神”与“人文特性”的现代科技只能是科学实验室中的摆设,或其发明者的“孤赏之物”。大众传媒的使命与任务就是要在传播活动中创造出现代科技的良好生存土壤与环境。
(2)现代科技对生存环境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既包括对技术创造者的要求,当然更包括对技术的应用者与受益者的要求。大众传媒在现代科技的人文生存环境的培育上,所要承担的首项任务就是要为科技工作者创造出良好的信息发布与信息交流的环境。
(3)现代科技发展的复杂性与整体联系性,使得研发者不得不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其他相关领域,甚至可能是并无最直接联系的科学领域。因为现代科技的内容,在当今的内涵表现上都比以往要更为复杂化,更为专业化。依靠科技研发者自身或较小群体的内部力量均无法很好解决由这样的特性所带来的相关问题,而大众传媒活动的规律化、扩散性特点,恰恰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出很好的作用,弥补其他交流形式的相应缺陷。
(4)大众传媒在现代科技传播中更为重要的另一个作用,是通过对现代科技内容的传播,来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认知水平与科技应用能力。正如现代科技的发明创造需要一个良好的土壤一样,现代科技的有益利用,更需要拥有一个适宜的环境。而社会大众或是社会众多劳动者,对现代科技的认同、认知程度,有效运用能力,则是构成这一环境的决定性要素。现代科技的发明与应用,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增加社会的财富总量。效率的实现、财富的积累,均离不开劳动者的参与。而在现代科技条件下的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中智力支出的比例越来越高。
(5)大众传媒,尤其是新闻采访者在传播活动中应自觉确立自身在现代科技传播方面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最新的科技发明、科技成就、科技知识迅速传递给社会大众,以期在最短的周期内,使相应的科技传播内容产生最为广泛的社会影响与社会效应。在科技认知及应用水平与发达国家均有一定差距的中国,坚持大众传媒在现代科技传播中的责任与义务这一基本点,具有更为紧迫的现实性以及更为深远的历史性意义。
8. 新闻采访中的创新思维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新闻采访中的创新思维的核心,是突出一个“新”字。新闻采访也只有牢记这个“新”,才可能抓住真正的新闻。
(1)选题要新
采访对象和采访主题是记者采访中思考的第一个重要问题。新闻采访的创新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也取决于选题上。
(2)角度要新
角度,在这里指的是新闻角度,它是记者采访新闻事实时所选取的不同侧面,是记者进行采访的一个切入口。选题确定,从什么角度去报道这一选题,记者必须认真加以思考。为什么人们感觉到一些新闻报道缺乏新意,千篇一律,没有多少阅读或收看、收听的价值,其中有的并不是因为题材不好,而是由于角度不新。采访工作中,运用创新思维,多从新的角度去进行报道,就能改变这种状况,使受众看到这条新闻后为之耳目一新。
(3)立意要新
立意,实际上就是新闻主题,就是一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记者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尽在立意之中。现在,少数报纸上的一些所谓“新闻作品”,之所以显得平淡、低级、格调不高,老百姓意见比较大,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立意不好,甚至错误,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和价值,反而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因此,采访中注意正确而创新的立意,十分必要。
(4)方法和形式要新。
记者的创新思维,在新闻采访的方法和形式上,也能得到充分的运用与体现。记者小能老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