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世界经济综合之国际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贸易创造

【答案】贸易创造是关税同盟的静态福利效果之一,是指组成关税同盟后,一个成员国原先的国内生产被同盟内另一成员国的更低成本的进口所替代而引致的贸易量的扩大。建立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实现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是在一些国家之间签署特惠贸易协定,对世界贸易有如下两种影响:①更加自由的贸易政策导致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代替了过去各自的国内生产和消费,即创造出了新的贸易;②这些国家之间更为自由的贸易政策,使得它们之间的贸易代替了它们过去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即贸易活动由它们与其他国家之间“转移”到签约国内部。前者称为“贸易创造”,能够促进世界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后者是“贸易转移”,它将损害其他非签约国的利益,降低世界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

2.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答案】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用于研究中央银行在资产市场进行交易行为的主要工具。该表记录的是中央银行所持有的资产和负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也是按照复式记账的原则来编制的。中央银行获得的任何一笔资产都会在平衡表的资产栏中表现为正向増加,而任何一笔负债都会在负债栏上表现为正向増加。

一个假想的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表所示。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列出了国外资产与国内资产这两类资产。国外资产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持有的外币债券。这些国外资产构成了中央银行官方国际储备;当中央银行以买卖外汇的方式干预外汇市场时,这些储备的数量也随之变化。此外,中央银行的国际储备也包括黄金。国际储备的主要特征是,它们或者是对外国人的债权,或者是普遍接受的国际支付手段(如黄金)。国内资产指中央银行持有的要求本国居民和国内机构在未来予以偿付的债权。这些债权通常表现为国内政府债券和对国内私人银行的贷款。其总资产=国外资产(1000美元)+国内资产(1500美元)=2500美元。表的负债方将私人银行存款和通货,包括纸币和硬币,列为负债。私人银行存款成为中央银行的负债是因为这笔钱只要私人银行需要就可以随时提取。通货成为中央银行负债主要是基于历史原因:历史上中央银行有对那些想以本国货币兑换贵金属的人支付金银的义务。资产负债表显示,私人银行在中央银行拥有500美元的存款。通货共计2000美元,因此中央银行总负债为2500美元。

中央银行总资产等于其总负债加上其资产净值。如表所示,资产净值假设为零。该假设意味着,中央银行资产方的变化会自动地引起负债方的等量变动。例如,当中央银行购入一项资产时,

它可用两种方法来支付。现金支付可引起等量通货供给增加;支票支付则承诺支票所有者将拥有一笔与该资产等值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当支票接受者将其存入私人银行账户时,私人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债权就等量增加了。在上述的任何一种情况下,中央银行购入资产就会自动引起等量的负债增加。类似地,中央银行售出资产将引起通货减少或私人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的减少,相应地,中央银行对私人银行的负债也减少了。

3. 要素流动

【答案】要素流动是指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具体包括劳动力流动、国际借贷和证券投资等形式的短期资本流动,以及跨国公司进行的长期投资等。就经济本身而言,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商品的国际流动(国际贸易)没有本质的不同,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政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远比商品的国际流动困难和复杂。如今,商品的国际流动越来越便捷,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还有很多限制:大多数国家仍对移民做出严格的限制,东道国对国际资本短期流动的投机性和冲击力提高了警惕,大多数国家对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领域和股权比例做出了限制性规定等。

4. 最终贷款者(LLR )

【答案】最后贷款者一般是指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之一,这是指央行在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无法以任何其他方式筹措资金时,向其发放贷款,助其渡过暂时的融资困难。央行充当最后贷款人,是旨在维系金融体系的稳定。

5. 内部价格

【答案】内部价格是“外部价格”的对称,是指在国际贸易中相对于国际市场价格的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在各国的贸易活动中,政府经常借助于各种关税或补贴等政策措施来实现有利于本国经济的目标。这些贸易政策会导致同种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具有不同的价格,其中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称为“内部价格”,而相对于国内市场价格的国际市场价格称为“外部价格”。

6. (1)学习曲线

(2)动态收益递増

【答案】(1)学习曲线是表明企业生产成本与企业人员学习过程相互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横轴为企业的累积产出量,它表示企业管理者和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随产出的不断增加而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掌握新的技术知识,从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情况称为“学习效应”、“边干边学”或“干中学”。纵轴为企业的长期平均单位生产成本。学习曲线表明了学习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可以使企业的生产成本逐渐下降。

(2)动态收益递增又称“动态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行业的累积产量増加,通过“干中学”和知识外溢的作用导致行业中每个单独企业的平均成本降低的情形。与静态外部规模经济不同,企业平均成本的下降不是源于一个时点上行业规模的扩大,而是来自一段时间内行业的产量逐步递增和经验的逐步积累。在经济分析中,经常用学习曲线概括积累产量与成本的关系,参见题(1)‘学习曲线”。

7. 要素充裕

【答案】要素充裕是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要素充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该国绝对要素量无关。可以从两个角度定义国家I 和II 的要素充裕度:(1)数量定义法:如果两国的资本一劳动禀赋比例分别为和

而且有

就称相对于I 国而言,II 国是资本充裕型国家,相对于II 国而言,I 国就是劳动力充

裕型国家;(2)价格定义法:如果两国的工资一利率之比分别为是相对另一个给定国家来说的。

8. 战略性贸易政策和而且有就称II 国为资本充裕型国家,I 国为劳动充裕型国家。可见,一国某种要素的稀缺和充裕,只能

【答案】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通过鼓励国内特定产业的发展和特定产品的出口,以限制国外特定产品的进口,来保持本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并进而提高一国经济绩效的贸易保护政策。该政策认为,为了保持本国某些前景远大或意义重大的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政策来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和特定产品的出口。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主要有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外溢”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布兰德一斯潘塞分析”。

二、综合分析题

9. 在金本位制下,各国可能会为了在有限的世界黄金储备中扩大自己的份额而实行极端的货币紧缩政策。在储备货币本位制下,各国的债券可以完全替代时,这种情况会发生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