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兰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发展中国家
【答案】发展中国家是对现阶段尚处于贫穷落后或不发达状态、力图加快经济发展的国家的总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的共同特征,如人均收入水平低、贫困程度严重、人口负担重、就业不充分、劳动生产率低下、存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并存的二元结构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分类,通常采用的划分标准有三种,即发展水平标准、资源标准和制度标准:
(1)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类主要是按照人均国民总收入(GNI )、工业化程度和产业结构状况等因素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分类。
(2)按资源标准分类即按照国土面积、地理位置、人口数量、资源数量和自然环境等情况对
发展中国家进行分类,由此区分出自然资源丰富国家或自然资源贫乏国家、沿海国家或内陆国家。
(3)按制度标准分类,发展中国家可分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和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民族主义国家两大类。
2. 库兹涅茨环境曲线
【答案】20世纪90年代早期,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吉恩•格罗斯曼和艾伦•克鲁格曼在研究国民收入水平和污染物比如二氧化硫之间的关系发现,这些抵消经济增长作用的因素会在人均收入和环境破坏之间产生倒U 形关系,这条倒U 形曲线即为库兹涅茨环境曲线。该曲线表明,当国家经济增长时,它们初始増长会增加环境的破坏,但是当这些经济体变得足够富裕时,它们的经济増长对环境有利。
3. 污染避难地
【答案】由于国际贸易的原因,贸易活动本应在环境控制较严格的国家进行,但是贸易却转到了环境控制较松的国家进行,因为环境控制较松而吸引了大批污染工业移入的国家和地区就被称为污染避难地。
4. 国际收支危机
【答案】国际收支危机是指一国货币因国际收支严重逆差而导致急剧贬值的情况。在一国国际收支出现严重逆差且不能有效调节时,外汇市场上会产生该国货币贬值的预期。这会导致对该国货币的大量抛售和外资的大量流出,从而导致该国货币的大幅度贬值。国际收支危机是一种货币危机,并有可能引发全面的金融危机。
5. 国民收入账户
【答案】国民收入账户是一国经济活力的晴雨表。人们用两种完全独立但是殊途同归的方法
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其一是衡量某年度内消费总额的支出法,其二是衡量某年度内收入总额的收入法。
6. 囚徒困境
【答案】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用以说明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经典例子。犯罪嫌疑人甲和乙共同作案后被警察抓住,警察缺乏充分的证据对他们进行指控,因此需要他们相互提供彼此犯罪的证据。警察将他们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内进行审讯并且告诉他们: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刑2年(表中右下角单元);如果两人都抵赖,因证据不足,各判刑1年(表中左上角单元);如果一个坦白,一个抵赖,坦白者从宽释放,抵赖者从严判刑4年(表中左下角或右上角单元)。表中每一格的两个数字代表对应的行动组合下两个嫌疑人的收益(判刑是负收益),第一个数字代表甲的收益,第二个数字代表乙的收益。
尽管对双方来说,都抵赖(合作)的结果比都坦白(不合作)的结果要好,但是自利动机使两人均不会选择抵赖。在乙选择坦白时,甲的最优策略是坦白;在乙选择抵赖时,甲的最优策略也是坦白。即不管乙如何行动,甲的最优策略均为坦白。乙面临的情况和甲完全一样,所以乙的最优策略也是坦白。因此,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坦白,坦白)。囚徒困境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个人理性并不是实现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尽管双方都抵赖的结果明显比都坦白好,但是这样做不满足个人理性要求,尽管它是集体理性的。实际上,即使双方在被审讯之前达成了合作协议,都选择抵赖,这个协议也不会被遵守。因为遵守协议不符合个人利益,理性的自利主义者不会遵守协议。
7. 贸易战
【答案】贸易战是指世界范围内贸易壁垒的增加所引发一系列的贸易报复与反报复,结果导致世界贸易量的萎缩。在贸易战中,各国往往一方面通过高筑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另一方面又通过商品倾销和外汇贬值等手段来抢夺国外市场,由此引发一系列的贸易报复与反报复,造成全世界贸易的萎缩。如果贸易战只是通过关税税率来进行就被成为“关税战”。经典的关税战如美国1930年通过《斯穆特-哈莱关税法案》,对进口产品课征平均高达的关税之后,引起其他各国纷纷报复,竞相提高关税,结果到1933年国际贸易额跌落到低谷,仅为1929年的1/3。
8.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答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是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12国政府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城召开会议,并于1992年2月签署的《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
联盟条约》,合称《欧洲联盟条约》。
《马约》于1993年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成为欧盟。《马约》的主要内容是为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确定了时间表和步骤。《马约》规定:1990年7月1日至1993年12月31日为第一阶段,要求各成员国取消外汇管制,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加强财政、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一致;第二阶段从1994年1月1日开始,主要是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的雏形一一欧洲货币局;第三阶段最早于1997年1月开始,最晚于1999年1月1日开始,逐步建立一种“真正”的单一货币和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
为了建立统一的货币体系,《马约》规定了经济趋同条款,主要内容是:①各国财政赤字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3%以下;②各国政府债务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低于60%; ③各国消费价格上涨率不得超出三个最低国的平均上涨率1.5个百分点; ④各国长期利率不得超出三个物价最平稳的成员国的平均利率2个百分点;⑤各国货币在过去两年内处于欧洲外汇汇率机制的正常变动范围内。此外,《马约》还就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社会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努力目标,为建立欧洲联盟奠定了基础。
二、综合分析题
9.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历了一夜暴富一一由于早几年北海油田的成功开发,以及1970〜1980年间石油价格的飞涨,英国国民收入突然迅速增加。然而到了8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性的经济滑坡和对石油需求的减少,油价下降。
在下表中我们列出了英镑对一些外国货币的平均实际汇率指数(这些平均指数被称为实际有效汇率)。这些指数中任何一个数值的提高都意味着英镑的实际升值,即英国的价格水平相对于用英镑表示的外国平均价格水平提高,反之则为贬值。
英国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1976〜1984年(1980=100)
资料来源:
请用以上信息解释英国1978〜1984年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原因,请注意非贸易品的作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