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南民族大学805民商法学(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商法学)之《知识产权法》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知识产权法
【答案】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知识产权法的综合性和技术性特征十分明显,在知识产权法中,既有私法规范,也有公法规范; 既有实体法规范,也有程序法规范。但从法律部门的归属上讲,知识产权法仍属于民法,是民法的特别法。民法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法律规范大多适用于知识产权,并且知识产权法中的公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都是为确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私权服务的,小占主导地位。
2. 驰名商标
【答案】驰名商标,是指经过长期使用,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公众所熟知的商标。它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法律术语。驰名商标和一般商标相比,其特征主要有:
①驰名商标使用的时间比较长;
②驰名商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信誉;
③驰名商标为公众所熟知;
④驰名商标的构成要素更具有显著性;
⑤驰名商标的保护有其特殊性。
3. 知识产权与所有权
【答案】(1)概念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记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种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所有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所有之物的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2)二者之间的关系
知识产权与所有权均是绝对权,但知识产权是新型的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
权利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区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本质特性。知识产权的客休即知识产品(或称为智力成果),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知识产品之无形是相对于动产、不动产之有形而言的,它具有不同的存在、利用、处分形态。
4. 合作作品与汇编作品
【答案】(1)合作作品是两个以上的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合作作品的创作者称为合作作者,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的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因此,合作作品的创作者是著作权主体。但是,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
作权。
(2)汇编作品,是对若干作品、作品片断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的选择或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进行汇编行为的人,称为汇编人。汇编作品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如无特殊情况,汇编人就是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主体。汇编人行使其汇编作品著作权时,仅能及于自己具有独创性的汇编作品本身,不能及于被汇编的资料。
(3)汇编作品与合作作品的关系
①汇编作品的各作者之间不必具备合意,而合作作品要求作者有共同创作的愿望。
②汇编作品中各作者的成果是可区分的,而合作作品中各作者的成果有时是可分的,有时是不可区分的。
③汇编作品以编辑人的名义发表,而合作作品以合作者的共同名义发表。
5. 驰名商标的淡化
【答案】驰名商标的淡化,是指将他人的驰名商标使用在不相同、不相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从而弱化了驰名商标的显著性,阻碍了驰名商标与其所用商品的联系,或者使驰名商标演变为商品通用名称的一种,这种行为实际是一种侵权行为,也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淡化”在实际中会造成对驰名商标的损害,主要表现为:
①丑化了驰名商标。
②暗化了驰名商标。
③他人的不当使用造成驰名商标成为商品的通用名称。根据美国法律,只有驰名商标才有权禁止他人淡化。
二、简答题
6. 专利法规定产品的销售者能够证明自己的产品有合法来源的,不用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那根据相关的法条关系,判定是不是应承担停止侵权。
【答案】根据相关的法条关系,应当判定承担停止侵权,具体分析如下:
(1)法律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70条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通俗的讲就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专利产品的使用者或者销售者,如果不知道使用或销售的专利产品侵犯他人的专利权,即是善意的,并且提供了产品合法来源的证据,则虽然构成专利侵权,应停止侵权行为,但不承担赔偿责任。
(2)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专利侵权行为是指我国《专利法》第60条所称的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 ①侵害的对象为有效的专利。构成专利侵权必须以有效存在的专利为前提,实施已经被宣告无效、被放弃的专利或者专利期限已经届满的技术,不构成专利侵权。
②必须有侵害行为的发生。即存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具体包括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他人的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他人的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
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③侵权行为人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而实施侵权行为。这里强调了侵权行为必须具有生产经营的目的。
④侵权行为人主观上无须有过错。在专利侵权纠纷处理中,专利权人无须承担被诉人具有主观过错的举证责任,专利侵权以无过错责任为原则。
(3)结论
《专利法》第70条的规定,免除了善意侵权人的赔偿责任,但并不是侵权行为的免责事由。因为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并不以侵权行为人主观过错为要件,善意侵权人的行为仍然构成对专利权的侵犯,应当停止侵权。
7. 论专利权与著作权的异同。
【答案】专利权,是指发明创造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时,由专利局依据申请人的请求授予其排他的独占性权利。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
(1)专利权与著作权的不同点
①取得权利的方式不同
专利权只有当专利申请人向国家专利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经该机关审批核准后,方能产生。对于两个以上各自独立完成的内容相同或近似的发明申请,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授予在先申请人,有些国家专利法规定授予最先发明人。而著作权则不然,世界上多数国家,包括我国在内,采取自动产生的原则,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要求履行登记注册手续。著作权只强调作品表现形式的独创性。因此,两个以上各自独立完成创作的作品,只要其思想内容的客观表达形式不同,即便思想内容雷同,也可以自动产生著作权。
②客体不同
专利权的客体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新的技术方案,而著作权的客体是文学、艺术和科学著述创作的客观表达形式。
③保护条件不同
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只要求是独创的,不要求是首创的; 而对于同一内容的发明,专利权只授予先申请人。
④适用领域不同
著作权主要涉及文学、艺术领域,专利权主要发生在工业生产领域,与产品的技术方案息息相关。
⑤权利的保护期限不同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均为10年,自申请之日起算。而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作品的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
(2)专利权与著作权的相同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