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教育,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启示,抉择

  摘要

  多元文化教育始为西方民族教育的理念,世界民族教育之价值取向。东西方教育虽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生、发展,却在20世纪末在许多问题上交汇在一起,寻求一致的理论依据。多元文化教育已经是国际流行的趋势之一。 本文在利用中西文献的基础上,广泛学习相关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多民族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为对象,总结、分析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本质,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为探索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教育而汲取"营养"和"素材"。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可以说是常规的研究方法,在具体运用方面力求特色,如:多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更多从人文角度去研究中美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此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作者通过对多元文化教育概念的分析、界定,探讨了美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直至今日的多元文化教育思潮的高涨。论证多元文化教育在多民族国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所独有的社会价值;同时总结、分析了中西民族教育的差异,注重用理性的思考和选择去替代过去我们对民族教育改革的那种浪漫激进和急功近利的选择。其现实意义在于,目前我国实施正确的少数民族教育,是全面民族教育的关键,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实践的迫切要求,是保证我国长治久安,促进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作者通过对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历史演进及其理论的分析研究,结合我国目前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现状,为其正确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和视角。 全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科学地分析,多用的是文化人类学的观念。一是从观念、目的、活动过程、内容、综合角度来定义的多元文化教育。二是总结、分析了现存的五种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范型。三是揭示了多元文化教育发生的理论依据。为西方少数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的关系作了概念的澄清。 第二部分:对多元文化教育作为民族教育模式的初始国--美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美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形成、美国少数民族和主体民族的历史关系及教育关系、美国少数民族的教育模式作了具体阐述:1、美国历史中民族间的事实关系是--偏见、歧视。偏见是一种建立在信念基础上的行为倾向,而歧视是一种行为或行动。美国对待少数民族的不同方式的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接受模式(acceptance),其中有同化(assimilation)、融合(amalgamation)、文化多元论(cultural pluralism)等形式,另一种是排斥模式(rejection model),其中有消灭(annihilation)、种族灭绝(genocide)、驱逐(expellant)等模式。2、美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有:种族主义影响学校的发展;应改革学校环境,减少种族偏见,学校教育改革的宗旨,在于使多民族的观念渗透到整个教育环境中,为多元文化教育创设背景。主要从以下层面来理解:学校的非正式的课程中,都应该反映民族的多样性;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都要有利于不同民族的学生和老师的理解、和谐相处;教育环境要有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同时阐述多元文化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教师的素质培养主要是三个阶段:学习、发展和参与。课程的设计模式:"扩大"(accretion)和"渗透"(permeation)。课程编制在具体的编制程序上也逐步形成了一些模式,主要是:CAPTS模式(C是社区代表,即community representative;A指管理者,即administrators;P指家长,即parents;T指教师teachers,即;A指学生,即students)和Esperanza模式(the Esperanza Model)。 第三部分:通过对美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分析,并联系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得到部分启示,研究了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抉择。 在多民族国家中必须把少数民族教育问题放到整个国家社会文化、民族关系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多元文化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应建立"多元一体"的民族教育体系或国家教育体系。"在统一性的前提下实行多样化,在多样化中保持统一性,应该成为民族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①。 认真研究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改革,它有可能突破惯常的、一元的课程模式,使我们在注意到统一性的同时,在多元和一元当中去寻找恰当的结合点。 在实施教育改革过程中,多元文化教育用语坚持双语教育的原则;坚持平等、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原则;相互尊重、理解学习,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割据和分裂,坚持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原则;坚持主体民族扶助少数民族、大的民族带小的民族、先进的民族帮助后进的民族的原则。 与此同时,文章在最后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进行了展望。多元文化教育意义是多方面的,它有利于各民族文化教育的平等发展,有利于各民族团结、友好关系的形成和建立;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多元文化教育既是多民族国家教育问题的重要思想、理论,也是解决多民族国家教育问题的重要政策、手段和途径。它作为一种具体的思想、政策、手段、途径,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区域性,但作为一种基本精神和原则,则具有普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