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知识信息的迅猛增长推动了知识产业化的进程,从而显示出了知识储备对个体的显著意义,对年轻的中学生来说,快速有效的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使他们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必要前提.只有博览群书,吸纳古今,才能作到厚积薄发,真正有所创新.即使现代视听媒体日趋丰富,但阅读对一个人知识的获得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提高阅读效率,快速获取信息已成为新时代的研究课题. 快速阅读是指人们从文字中快速吸取有用信息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努力扩大视读范围,是快速阅读的指导思想可,浏览、 扫读和选读等是快速阅读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阅读目的的不同而选择的阅读策略。然而,当前在中学语文教师中,普遍将快速阅读能力等同于一般阅读能力,认为它是在阅读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本篇论文目的就是在于对中学语文快速阅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作以研究,强化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快速阅读意识,使老师能够主动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快速阅读习惯,以适应“信息爆炸”时代的要求。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进行快速阅读研究的必要性是基于: 快速阅读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知识的急剧增加,对新一代劳动力的知识含量及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有迅速通晓本专业的研究现状,善于吸取前人经验,使自己的实践有所前进,有所提高,有所发现,这样的人才能够在技术上、科学理论上有重大突破,促进现代化经济的增长。 快速阅读是发展语文能力、培养语感的需要。中学语文教育所培养的听说读写能力中,“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快速阅读在获取信息方面的迅速有效,使学生头脑中存储的信息会极大的增多,这样就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此外,语感是听说读写能力的高级综合形式,它具有整体性和直觉性两个特点,而快速阅读所具有的感知事物的整体性、直接迅速触及事物本质的直觉性非常有利于语感的培养。 快速阅读是改变学生阅读水低下,促进语文教学的需要。快速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在快速阅读中努力扩大视读范围的思想意识,根据材料的性质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等,都能够改变当前绝大多数学生被动、盲目阅读的不良习惯,从而有利于改变中学语文教育“少慢差费”的现状,以促进语文教学改革。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快速阅读训练的可行性是着眼于快速阅读的心理特点和汉语言特点而言的,因此可以从心理学基础和汉语的语言基础两方面考察。 首先,从心理学角度上看,阅读是一种将文字信息所反映的形象、概念等在头脑中进行感知、加工,并与个体原有的经验发生关系,通过整合,使之纳入阅读个体已有的认知体系的心智活动。而快速阅读在信息加工上是能够充分发挥左右半脑功能的一种高效阅读方式,它使左脑的语言符号的抽象思维功能与右脑的形象思维功能密切合作,互相协调,从而达到“眼脑直映”的阅读效果。 快速阅读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的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单元加以感知,而不至于出现失读现象,这需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能够就材料中涉及的概念、看法及结论迅速作出判断和推理,体现了深刻、敏锐的思维能力;能够将作品中描写的形象和意境及时与个体大脑中已有的经验发生联系,需要有丰富而新奇的想象力;对阅读过的文字前后贯通,避免意义断层,需要有持久准确的记忆力。针对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品质有了很大 的提高,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接近成人的水平;记忆力和想象力的抽象性 特点呈迅速发展的趋势,此阶段进行“眼脑直映”的快速阅读训练,利于发挥左右两半脑的相互协调,不至于养成通常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只重视左脑而废置右脑的不良阅读习惯,更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训练效果。 其次,快速阅读的语言基础是从汉语造字的表意性特点、构词能力强的特点、呈方块的书写形式、认读和理解特点,以及汉语语法的意会特点等方面作以分析,进一步表明汉语语言更有利于快速阅读训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