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民族大学保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续保

【答案】续保是在原有的保险合同即将期满时,投保人在原有保险合同的基础上向保险人提出续保申请,保险人根据投保人的实际情况,对原合同条件稍加修改而继续签约承保的行为。

续保是以特定合同和特定的被保险人为对象的。保险人在续保时应注意的问题有:①及时对保险标的进行再次审核,以避免保险期间中断; ②如果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有增加或减少时,应对保险费率做出相应调整; ③保险人应根据上一年的经营状况,对承保条件与费率进行适当调整; ④保险人应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随着生活费用指数的变化而调整保险金额。

2. 偿付能力

【答案】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偿付其到期债务的能力,即保险公司会计年度末资产价值减去负债价值的差额。当差额为正值时,表明其偿付能力尚且可以; 当差额为负值时,表明其偿付能力不足。各国政府都将偿付能力作为对保险公司监管的重要指标之一。

3.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答案】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指在会计年度决算时,将保险责任尚未满期的,应属于下一年度的部分保险费提存出来所形成的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在会计年度决算时一次计算提取,提取的计算方法有年平均估算法、季平均估算法和月平均估算法。我国《保险法》规定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除人寿保险业务外,应当从当年自留保险费中提取。提取和结转的数额,应当相当于当年自留保费的50%,人寿保险业务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当按照有效的人寿保险单的全部净值提取。

4. 期交年金

【答案】期交年金,也即在给付日开始之前分期交付保险费的年金,是指保险费由投保人采用分期交付的方式,然后于约定年金给付开始日期起按期由年金受领人领取年金。

5. 分保手续费

【答案】分保手续费指在分出保险中,为弥补分保业务交往过程中的开支,分出公司向分保接受人收取的费用。其高低取决于分出人的营业费用(包括经纪人佣金和业务开支等)的多少和合同成绩的好坏。分保手续费的计算方法包括按固定百分率计算或者按累进百分率计算。

6. 不可抗辩条款

【答案】不可抗辩条款又称为不可争议条款,其内容是:在被保险人生存期间,从保险合同订

立之日起满2年后,除非投保人停止缴纳续期保险费,保险人将不得以投保人在投保时的误告、漏告和隐瞒事实等为由,主张合同无效或拒绝给付保险金。合同订立的头两年为可抗辩期。在人身保险中,该条款的规定将保险人的这个权利限制在一定期间,是为了保护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正当权益,防止保险人滥用最大诚信原则,随便解除保险合同。超过可抗辩期的保险合同,只有投保人有权终止,而保险人不得任意解除合同。该条款也适用于保单失效后的复效,复效后的保单在2年后也不可抗辩。

7. 危险

【答案】危险是指损失发生及其程度的不确定性。危险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不确定性是指损失是否发生的不确定性,损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及其承担的主体是不确定的。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危险固有的内在本质,危险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性,危险是存在于人们活动中的负面效应。保险学中的危险指的是纯粹风险,即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

8. 不对称的信息

【答案】不对称信息是指交易中的一方拥有而另一方缺少的相关信息。不对称信息可以分为“隐蔽信息”和“隐蔽行为”。

“旧车问题”和逆向选择是较典型的隐蔽信息。如果买者对所购产品的知识少于卖者,就可能出现“旧车问题”。如果买者对自身情况的了解多于卖者,就可能引发逆向选择问题。投保人可能隐瞒了相关的重要信息,他们可能利用保险人的信息欠缺,导致保险人的实际损失高于其根据不完全信息或错误信息做出的判断。

隐蔽行为包括委托代理问题和道德风险。委托代理问题是指代理人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作为代理人的保险公司经理层有可能不会始终维护公司股东(委托人)的利益。经理专注于挣更多的钱,而这一目标可能与公司股东获得利润的目标不相符。另外,一般的保险公司也不能完全依靠销售人员(代理人)招揽业务,因为销售人员的目的是售出产品,以便保证自己的佣金收入。他们的私人利益与保险人(委托人)的利益可能不完全相符。这种代理人和委托人利益偏离的情况会造成无效经济。隐蔽行为还体现在道德风险上,由于保险的存在,被保险人可能会因此而忽视风险防范,甚至进行更加危险的行为。

二、简答题

9. 研究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特征和成因对于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有何意义?

【答案】保险经营风险不仅包括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的风险,而且还包括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

(1)承保风险

①财务风险

则务风险指保险公司因偿付能力不足或流动性不足所导致的支付危机。偿付能力不足的成因主要有:第一,承保金额超过公司的承保能力; 第二,市场价格竞争导致赔付率上升; 第三,通货膨胀对资本金和总准备金的腐蚀; 第四,投资亏损或坏账。

流动性不足的成因主要是投资结构不合理,资产变现能力差。

②逆选择

保险合同是平等互利、等价有偿的经济合同。经济合同是经过要约承诺双方合意的基础上签订成立的,一般情况下,双方选择的机会是均等的。但是,保险合同却存在着投保人做出对保险人不利的逆选择现象。

逆选择的成因在于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掌握承保标的风险信息的不对称。由于保险标的自始至终都是控制在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手中,只有他们对标的的风险状况最为清楚,这样就使得保险人在承保标的的选择或费率开价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

虽然逆选择在保险定价过程已被估计,但是,由于合理的逆选择是不可完全被控制的,因此有可能破坏保险人经营的财务稳定性,加大保险经营的风险。因此,如何防止逆选择,是保险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③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有下列三种:第一,制造保险事故,故意引发保险事故,以便向保险公司诈取保险金。第二,捏造保险事故,保险事故并未发生,却伪装现实中已经发生,以诈取保险金。第三,恶用保险事故,恶意利用已发生的保险事故或冒用保险事故,以诈取保险金。

道德风险由于保险的缘故而诱发,甚至不顾刑事犯罪而达到诈取保险金的目的。道德风险也会因保险从业人员或保险代理人或有关的第三者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勾结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道德风险是无形的,既无法量度,又难以用经济的办法加以惩罚令其改进或遏制,在保险界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在我国也时有发生。

④竞争风险

保险价格竞争是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最残酷的手段。价格竞争的导因包括:第一,保险机制使然。保险公司经营实际是通过收取保费实现风险损失的平均分摊,这就要求保险公司经营必须具有足够大量的标的。第二,射幸心理使然。补偿性保险合同的履约终止取决于偶然性,就单个保险公司而言,其经营损失率并不一定贯彻损失或然率。第三,吸收现金使然。吸收保费,聚积资金转为投资,几乎成为当代保险市场价格竞争的驱动器。

⑤利率风险

在寿险纯费率厘定过程中,利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利率风险对于寿险公司来说,主要表现为对利差益和费差益的影响。由于寿险的预定利率是长期不变的,而市场利率却是变化的,因此,当预定利率长期高于市场利率时,利差益趋向零,甚至为负数,表现为利差损,这时寿险公司将出现亏损,消耗自有资本。反之亦然。

市场利率的变动主要受商业周期的影响,是不可控风险,因此,对寿险的预定利率要谨慎预期。

⑥汇率风险

经营涉外业务的保险公司在接受国际运输保险、国际分保等业务时,都是以外币为收费币种,因而持有多种外币,就存在着汇率风险,即由于各国货币间汇价的变动而引致财务损失。在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