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8

2017年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14

2017年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20

2017年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25

一、基本概念

1. 定额抽样

【答案】定额抽样又称做配额抽样。进行定额抽样时,研究者要尽可能地依据那些有可能影响研究变量的因素对总体分层,并找出具有各种不同特征的成员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然后依据这种划分以及各类成员的比例去选择对象,使样本中的成员在上述各种因素、各种特征方面的构成及在样本中的比例都尽量接近总体。其前提是要对总体中各种构成的比例有所了解。如果把各种因素或各种特征看作不同的变量的话,那么,定额抽样实际上就是依据这些变量的组合。

2. 前测

【答案】前测是实验研究中在对实验组给予实验刺激之前进行的测量。研究者通过比较前测和后测的结果,来衡量因变量在被给予实验刺激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反映实验刺激(自变量)对因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测量既可以是一次自填式问卷调查,也可以是一项态度测验。

3. 样本

【答案】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或者说,一个样本就是总体的一个子集。

比如,从某省总数为12.8万人的大学生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出1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这1000名大学生就构成该总体的一个样本。在社会研究中,资料的收集工作往往是在样本中完成的。

4. 二次分析

【答案】二次分析又称第二手分析,是指对那些由前人为别的目的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

一次分析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从别人为研究某一问题而收集的资料中,分析出新的问题,即把同一种资料(已有的、别人的研究所收集的资料)用于对不同的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中。

(2)用新的方法和技术去分析别人的资料,以对别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检验,即用小同的分析方法处理同一种资料,看看是否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5. 结构观察

【答案】结构观察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明确的观察提纲或观察记录表格对现象进行的观察。结构观察多采取局外观察的方式进行。其观察的内容是固定的,观察记录表也类似于结构式问卷,观察者根据统一的要求,对每一个观察对象进行统一的观察和记录。因而其结果可以用来进行定量分析。

二、单项选择题

6. 中心极限定理说明,不管总体分布如何,随着样本规模n 的扩大,( )。

A 、抽样方差趋近于总体分布方差

B 、样本方差趋近于抽样方差

C 、抽样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

D 、抽样分布均值趋近于总体均值

【答案】C

,无论总体的分布如何,其样本平【解析】这一定理说明:当n 足够大时(通常假定大于30)

均数所构成的分布都趋于正态分布。

7. 温度属于下列哪种层次的测量? ( )

A 定类测量

B. 定序测量

C. 定距测量

D. 定比测量

【答案】C

【解析】定距测量也称为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不同等级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比如,钡」量人的智商,以及测量自然界中的温度,就是定距测量的典型例子。

三、判断并改错

8. 信度指的是测量工具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

【答案】错误

【解析】(1)信度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信度的基本类型:①再测信度; ②复本信度; ③折半信度。

(2)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效度的类型:①表面效度; ②准则效度; ③构造效度。

(3)信度与效度的关系: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之间存在着某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①一般来说,缺乏信度的测量肯定也是无效度的测量; 而具有很高信度的测量并不意味着同时也是

高效度的测量; ②研究者在追求测量的信度时,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或降低测量的效度; 反之,当研究者努力提高测量中的效度时,其测量的信度则同样会受到影响。

9. 在假设检验中,拒绝原假设时容易犯纳伪的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第二类错误(II 类错误)也称为错误,是指虚无假设错误时,反而接受虚无假设的情况,即没有观察到存在的处理效应。是拒伪的错误

10.调查研究、理论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是社会研究的四种基本的研究方式。

【答案】错误。

正确表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是社会研究的四种基本的研究方式。

四、思考与实践

11.为什么社会研究中常见的理论只是某种“中层理论”,甚至只是陈述“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设”?

【答案】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通常将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

(1)宏观理论又称一般性理论。往往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它的体系通常十分庞大,结构十分复杂,概念十分抽象。这种宏观理论往往并不直接与具体的、经验的社会研究发生联系,它们更多地是作为研究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种理论视角或所依据的一种理论背景。

(2)中观理论又称中层理论,是以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的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它由有限的几组假定所组成,通过逻辑推导可以从这些假定中产生能接受经验研究证实或证伪的具体假设。它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

(3)微观理论是一组陈述若干概念之间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一些命题可以通过经验检验。

由于实践上的原因,研究者在一项具体研究中往往只能掌握数量非常有限的变量。所以,他们在社会研究中所涉及的,通常并不是上述宏观意义上的理论,而是那种相对简单、相对具体、相对小型的理论,以及那些中观层次的理论。

12.从《社会学研究》上选择一篇与你感兴趣的或你所熟悉的领域相关的研究报告,从该报告的导言部分读到结果部分,不要读其“结论与讨论”部分。你自己根据所读部分的内容写一个“结论与讨论”部分,并与原报告中的该部分比较。

【答案】(1)结果。即说明通过研究发现了什么。

(2)讨论。即说明所发现的结果具有哪些意义,从这一结果出发,还能得到什么或还能继续做些什么。

(3)阅读一篇文章并运用以上知识对其研究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