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财经大学成本会计(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外部环境成本
【答案】外部环境成本是指那些由本企业经济活动所引致但尚且不能精确计量,并由于各种原因而未由本企业承担的不良环境后果。外部成本减少了经济的总体效益,但在产生外部成本的主体的传统非会计领域中是不反映的。
2. 约束性固定成本与酌量性固定成本
【答案】(1)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同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形成及其正常维护相联系的固定成本,因而也称为承诺性固定成本,如厂房及机器设备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房屋及设备租金、不动产税、照明费、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等。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能力所担负的最低固定成本支出,其支出大小只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与质量,因而具有很大的约束性。
(2)酌量性固定成本也被称为随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由企业高层管理者按照经营方针的要求所确定的一定时期的预算固定成本。例如广告费、职工教育培训费、技术开发费等。这些成本的基本特征是其绝对额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而做出的判断。
(3)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的主要区别在于管理的决策能否改变其数额。约束性固定成本与整个企业经营能力的形成及其正常维护直接相联系,是企业经营业务所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具有很大程度的约束性。企业的经营能力一旦形成,在短期内很难做出重大的改变,所以约束性固定成本主要受企业长期经营决策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想降低该类固定成本,只有从经济合理地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产品的产量入手。而酌量性固定成本一般都是企业的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斟酌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财务承担能力,对这类固定成本项目是否需要増减,或者完全停止支出,分别做出决策。因此,要想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只有精打细算、厉行节约,从而减少这部分成本的绝对额。
二、简答题
3. 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一般有几种类型?
【答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通常采用的具体方法包括: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2)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3)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
(4)约当产量比例法;
(5)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
(6)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7)定额比例法。
4. 成本报表分析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答案】成本分析的一般程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明确分析目标,制定分析计划;
(2)广泛收集资料,掌握全面情况;
(3)从总体分析入手,深入进行因素和项目分析,确定各种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4)结合实际情况,查明各种因素变动的具体原因;
(5)以全面、发展的观点对企业成本工作进行评价;
(6)编写成本分析报告。
5. 对比分步法中各种半成品成本(或费用)结转方法的特点和优缺点,说明如何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确定所采用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答案】(1)逐步结转分步法,又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方法。
①特点
a. 综合结转法的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综合记入各该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项目中。
b. 分项结转法的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
②优点
a.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企业产成品及其各步骤的半成品,为分析和考核企业产
品成本计划和各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正确计算半成品销售成本提供了资料。
b. 能为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生产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c. 采用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时,能全面反映各步骤完工产品中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用水平,有利于各步骤的成本管理。采用分项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时,可以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满足企业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构成及其水平的需要,而不必进行成本还原。
③缺点:核算工作比较复杂,核算工作的及时性也较差。
(2)平行结转分步法
①特点
a. 各生产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所发生的生产费用。
b. 各步骤之间不结转半成品成本。
c. 为了计算各生产步骤发生的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必须将每一生产步骤发生的费用划分为耗用于产成品部分和尚未最后制成的在产品部分。
d. 将各步骤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平行结转、汇总计算该种产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
本。
②优点
a. 不必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从而可以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
b. 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原,省去了大量烦琐的计算工作。
③缺点
a. 不能全面地反映各步骤生产耗费的水平,不利于各步骤的成本管理。
b. 半成品实物转移与费用结转脱节,因而不能为各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3)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如果企业的半成品既用来销售,又用来下一步骤的生产,则应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如果仅用于内部生产,不要求提供半成品的成本资料,则应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6. 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一般有哪几种?比较说明各种分配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程序。
【答案】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一般有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
(1)生产工时比例法
①特点:能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产品负担费用的多少联系起来,分配结果比较合理。 ②适用范围:适用于能正确组织好产品生产工时的记录和核算等基础工作,生产工时的准确、可靠的企业。
③计算程序: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①特点:核算工作很简便,与生产工时比例法原理基本相同。
②适用范围: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程度大致相同的情况。
③计算程序:
(3)机器工时比例法
①特点:按照各种产品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②适用范围:适用于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
③计算程序: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耗用的机器运转时间X 制造费用分配率
(4)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①特点:不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多少,每月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都按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