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重庆工商大学成本会计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顺序分配法

【答案】顺序分配法,又称梯形分配法,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按收益多少的顺序次排列,收益少的排在前面,先将费用分配出去,收益多的排在后面,后将费用分配出去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前者的费用将分配给后者,后者将其自身待分配的费用加上从前者分配来的费用为总的分配额继续往后分配,而不再分配给前者。

采用顺序分配法,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不进行交互分配,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分配一次,既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又分配给排列在后面的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或部门,计算也较为简单。这种分配方法只适合在各辅助生产车间或部门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情况下采用。

2. 外部环境成本

【答案】外部环境成本是指那些由本企业经济活动所引致但尚且不能精确计量,并由于各种原因而未由本企业承担的不良环境后果。外部成本减少了经济的总体效益,但在产生外部成本的主体的传统非会计领域中是不反映的。

二、简答题

3. 如何确定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的计算对象?

【答案】一般根据与施工图预算相适应的原则,以每一个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单位工程为依据,根据承包工程的规模大小、结构类型、工期长短以及现场施工条件等具体情况,结合企业施工组织的特点和加强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建筑安装工程成本计算对象。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1)建筑安装工程一般应以每一独立编制施工预算图的单位工程为成本计算对象。

(2)—个单位工程由几个施工单位共同施工时,各施工单位都应以同一单位工程为成本计算对象,各自核算自行完成的部分。

(3)规模大、工期长的单位工程,可以将工程划分为若干部位,以分部工程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4)同一建设项目中,同一施工单位、同一施工地点、同一结构类型、开竣工时间相近的若干个单位工程,可以合并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

(5)改建、扩建零星工程,可以将开竣工时间相近、属于同一建设项目的各个单位工程,合并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

(6)土石方工程、打桩工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以一个单位工程为成本计算对象,或将同一施工地点的若干个工程量较小的单项工程合并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

(7)独立施工的装饰工程的成本计算对象应与土建工程成本计算对象一致。

(8)工业设备安装工程,可按单位工程或专业项目,如机械设备、管道、通风设备、工业筑炉的安装等作为工程成本计算对象。变电所、配电站、锅炉房等可按所、站、房等安装工程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4. 什么叫成本还原?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还原?

【答案】(1)成本还原的含义:成本还原是指采用综合结转法核算半成品成本时, 从最后一个步骤起, 把本月产成品成本中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进行成本还原, 直到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的方法。

(2)成本还原的原因:在综合结转法下, 各步骤所耗半成品的成本是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综合反映的, 这样计算出来的产成品, 不能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资料。在生产步骤较多的情况下, 逐步综合结转以后, 表现在产成品成本中的绝大多数费用是最后一个步骤所耗半成品的费用, 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只是最后一个步骤的费用, 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这显然不符合企业产品成本结构的实际情况, 因而不能据以从整个企业的角度来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水平, 所以, 在管理上要求从整个企业角度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的构成及其水平时, 应该进行成本还原处理。

采用综合结转法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 从各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可以看出各步骤产品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的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 从而有利于各生产步骤的管理。但如果管理上要求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就需要进行成本还原。如果生产多种产品, 成本还原工作繁重。

5. 简述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答案】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费用,首先可以分为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两类。

(1)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简称产品成本项目或成本项目,就是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核算的项目。工业企业一般应设置以下几个成本项目:

①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费用。

②直接燃料和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

③直接人工,是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薪酬费用。

④制造费用,是指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以及虽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

(2)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①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

②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③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6. 简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答案】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基本过程。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可归纳如下:

(1)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定其是否应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以及应计入产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

(2)正确处理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包括将本月实际支出而应该留待以后月份摊销的费用,作为待摊费用;将以前月份开支的待摊费用中应由本月负担的份额,摊入本月的成本;将本月尚未开支但应由本月负担的费用,预提计入本月的成本。

(3)将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

(4)对于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7. 简述定额法的特点和计算程序。

【答案】(1)定额法的主要特点

①将事先制定的产品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

②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以加强对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

③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

(2)定额法的计算程序

①定额成本的计算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必须首先制定产品的原材料、动力、工时等消耗定额,并根据各项消耗定额和原材料的计划单价、计划直接人工费用率(计划每小时直接人工费用)或计件工资单价、计划制造费用率(计划每小时制造费用)等资料,计算产品的各项费用定额和产品的单位定额成本。

②脱离定额的差异计算

在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脱离现行定额或预算的数额,即脱离定额的差异需要计算出来。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的核算。

③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