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809公共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事前评价

【答案】事前评价是指在公共政策实施之前进行的一种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价。事前评价的内容大致包含三个方面:①对公共政策实施对象发展趋势的预测。公共政策是面向未来的,对未来趋势、发展规律把握得如何,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成败。②对公共政策可行性的评价。通过分析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可行性做出评价。③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预测和评价。即通过对公共政策内容和外在环境的综合分析,对公共政策实施可能产生的效果做出预测和评价。

2. 诺斯悖论

【答案】诺斯在1981年提出,国家具有双重目标,一方面通过向不同的势力集团提供不同的产权,获取租金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国家还试图降低交易费用以推动社会产出的最大化,从而获取国家税收的增加。国家的这两个目标经常是冲突的。“诺斯悖论”描述了国家与社会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矛盾的关系,即“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经济衰退的根源”。另外,由于存在着投票的悖论、理性的无知,加之政治市场的竞争更不充分和交易的对象更难以考核等因素,政治市场的交易费用高昂。结果,政府作用的结果往往是经济增长的停滞。

3. 模糊综合评价

【答案】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其特点是评价结果不是绝对的肯定或否定,而是以一个模糊集合来表示。模糊综合评价的具体过程是:将评价目标看成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模糊集合(称为因素集u ),再设定这些因素所能选取的评审等级,组成评语的模糊集合(称为评判集v ),分别求出各单一因素对各个评审等级的归属程度(称为模糊矩阵),然后根据各个因素在评价目标中的权重分配,通过计算(称为模糊矩阵合成),求出评价的定量解值。

4. 政府失灵

【答案】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具体来说,可以将政府失灵现象大致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作为一种加总社会中所有个体的意见的途径,政府是不完美的。由于“阿罗不可能定理”

的存在,使得面对加总社会意见的过程中存在种种缺陷和矛盾。

(2)政府中的决策者可能会被少数人的利益所引导,从而忽视甚至损害多数人的利益。多数时候,政府的决策总是由少数人做出的。如果社会对这些决策者的监督是不完善的,那就存在决策者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多数人的利益的可能性。

(3)行政机构的低效率问题。评估行政机构的绩效非常困难、行政机构缺乏竞争和行政机构的公务员体制的僵化都是造成效率低下的原因。

(4)政府失灵的其他方面。政府失灵可能还表现在许多方面,包括民主投票过程的高成本、直接民主过程可能缺乏保护少数人利益的机制、代议制民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方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冲突、政治周期对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影响等各个方面。

二、简答题

5. 信息时代对公共管理提出了哪些挑战?

【答案】信息时代对公共管理提出的挑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以简化行政管理,缩短行政作业时间。

(2)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发挥知识的效用,提高决策的理性程度。

(3)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以协助决策者进行问题分析、方案创造、结果判断与风险管理。

(4)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府的服务品质。

(5)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加强组织的竞争优势,促使组织结构合理化。

(6)如何应用信息科技来改善公共服务的生产力。

(7)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来加强与公民的互动关系。

6. 简述公共组织的特性。

【答案】答:公共组织广义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服务社会人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狭义上的公共组织是指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公共组织的特性有:

(1)公共组织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

公共组织行政的推行,其主要目的和动机,是在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夕,一切的措施都是在顾及全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来为全体民众服务,并以最好的服务来争取民众的拥护与支持。所以,公共组织的目的在于追求公共利益,其动机在于加强服务,便民利民,使民众获得最好的福社。

(2)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有法律的权威

公共组织的活动举凡预算的编制或执行、人员的晋升、资源的使用等,都必须在宪法或法律规范下行动,再者,公共组织所制定与执行的法律是带有权威性的,其效力范围及于全国性,如果不服从将受强制制裁。

(3)公共组织权威的割裂

公共组织除了要向上级行政单位负责外,同时也要考虑其服务对象、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其他人民团体的要求。一般说来,政治越民主的国家,越注重政治权威的分立和制衡。行政部门虽然较注重层级节制的权威,但相对地也要接受立法和司法部门以及辖区内人民和各利益团体的监督。

(4)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众监督

公共组织因为基本性质是政治性的组织,其一举一动都必须接受来自舆论或人民大众的批评和监督,必须是公开和透明的。

(5)公共组织的相互依存性

公共组织中的各单位、各成员彼此是相互依存的,且其运作必须要在各级政府}, ll}的网络中折衷协调,因为一个单位的工作必须在其他单位的配合下才能完成,因此,机关不能有本位主义的想法,应打破藩篱,通力合作,以促进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6)公共组织政治因素的考虑

公共组织的行动必定发生在具有政治意涵的环境中,其制定的政策都具有政治的意义,即使行政人员以其专业的标准处理公务问题,其所发生的后果也有政治上的影响。

(7)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

公共组织的目标就是要创造公共利益,但公共利益大多是抽象模糊的,而且公共组织的服务对象不仅差异性大,而且对于行政人员的期望亦很多,时常还会有许多冲突和矛盾产生。

(8)公共组织的独占性

公共组织虽然可以通过政治权威或公共权力的行使而生产某些财货或服务,形成独占市场的局面,不许私人加入竞争,但在民主国家中,基于自由经济的理念,政府所提供的财货或服务大多属于公共财的性质。因为公共则无排他性和竞争性,很少私人会乐意去提供,此外大型公共工程非私人组织所能担负,政府几乎是惟一的生产者,不存在市场竞争的问题。

(9)公共组织行为具有强制性

公共组织其活动本身即具有强制性,凡是在其职权范围以内的事物,皆有管辖权,如果公民有违法乱纪的行为发生,公共组织便可依法予以处分。

7. 何谓转换型领导,其特点是什么。

【答案】(1)转换型领导的含义

转换型领导,是一种能够结合组织成员共同需求与愿望的组织变革过程,通过领导的作用,建立起人员对组织目标的共识与承诺,基于承诺,领导者创造人员信念和行为的有利条件。

(2)转换型领导的特点

①个别的关怀

转换型领导同时关注工作与人员两个面向,但更重要的是针对人员性情、能力的差异,关怀其思想与行为的转变。转换型领导在工作构面上,将关切的焦点从工作绩效提升到工作道德的层面,所以绩效表现不是唯一的考核标准,人员对工作意义的体认和投入程度是要项之一。

②动机的启发与精神的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