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噻唑偶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分析性能的研究

关键词:无

  摘要

噻唑偶氮类显色剂由于其产品易于合成提纯以及良好的金属生色性而在分析化学中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噻唑基偶氮染料最早是用作纤维染色的。早在1888年Traumarn就提出了4-(2-噻唑偶氮)-间苯=酚(简称TAR)和1-(2-噻唑偶氮)-2-萘酚(简称TAN)等噻唑偶氮化合物。但并未研究它与金属离子的生色性和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直到1955年程光禄等提出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作为分析试剂之后,才相继由金庭、柳原、Jensen和Svobada等应用噻唑偶氮衍生物作为络合滴定法的金属批示剂和比色法的显色剂。分析化学发展到今天,此类试剂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试剂的品种日益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近200种Navratil, Anderson, Niekless, Busev, Ivanov和Krysina, Wada、邓新鉴、Hovind,付玉信、王修林等曾对此类试剂作过综述。但他们仅侧重于噻唑偶氮酚(TAR)和萘酚(TAN)类衍生物,而对选择性较高应用比较多的胺类衍生物涉猎较少。 本文拟就1974年以来国内外对分析工作者这方面所作的工作作一简要论述,为试剂合成工作者提供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