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地理学导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答案】(1)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
区域创新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非中心化或平等性、本地化等特征。
①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性体现在各种创新主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互动的,创新资源可以在创新主体之间进行多向的流动,从而使创新网络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在该网络中,一项创新一旦发生,即可以借助各种关系通道,引发模仿、集体学习以及创新资源流向的调整,从而得以很快地扩散。
②区域创新网络的开放性体现在各种创新主体的联系并不仅仅局限在本地,它们不断地与外部发生相互的作用。
③区域创新网络的动态性则是指其内部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规模、相互联系的方式和格局等等都在发生着变化。
④区域创新网络的非中心性或者平等性是指内部的各种创新主体的联系方式不是等级式的,不存在主宰一切的中心,而是一种网络的、平等的联系。
⑤区域创新网络的本地化特征体现在“区域创新网络的主要结点是本地的行为主体,而所有这些网络结点及其参与活动过程都与区域内的环境保持密切联系,实现互动”。
(2)区域创新网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区域创新网络成为了影响区域发展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区域创新网络是一种网络化的联系和传递结构,因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创新主体的学习和创新交易成本;
②主体之间形成相互依存和分工协作,借助于整体的力量、运用系统的优势开拓外部市场和抵抗外部风险。
③如果区域创新网络不能及时适应外部大环境的变迁,做出正确的响应,也有可能陷入发展困境。
2. 评价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答案】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可以从农业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学两个方面来看。
(1)农业经济地理学上的意义
①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②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
③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为由之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总体卜受益最大。
(2)经济学上的意义
①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
②关于合理性生产布局的设定,对韦伯以及克里斯泰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启发;
③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的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的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的基础。
3. 简述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案】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需求门槛。需求门槛因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类型不同而不同,一般轻工业部门需求门槛较低,电力、钢铁、石油、化工与机械制造等资本密集的装置型传统工业的需求门槛则很高。由于不同经济活动的需求门槛存在差异,因而在经济活动区位选择过程中,相关地区的市场规模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所考察区位的市场影响力的地域范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尤其在传统商业活动中,市场影响力地域范围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商业经营类型与规模。市场地域范围较大的城市,具有较为全面的商业活动:反之,商业活动则较为单一。
4. 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
【答案】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可以把区域产业结构看成是一个资源的“转换器”,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投入的各种资源和要素经过产业结构的转换,就生产出了所需的产品,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即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就体现在它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作用上。总的来讲,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具有优势的资源和要素,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优势,同时,还要尽可能地使区域内的其他资源也得到综合利用。
(2)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
(3)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是内部各个产业之间联系紧密,发展协调。要重点分析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基础性产业之间在数量、规模、时序和空间布局方面的协调程度。
(4)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具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样的产业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区内外的资源和要素,并有效地将其转换为输出,形成强大的扩张和输出能力; 能够在外部环境发生大的变化时,通过内部组织机制的调节,减少和消除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 能够在内部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有序的情况下,不断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5)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体现在主导产业先进,新旧产业的更替快。主导产业越先进,就越有能力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区域内新旧产业更替快,区域经济组织就会充满活力。这样,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就越有推动力。
(6)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必须具有高结构性效益。
二、论述题
5. 试述产业集群的特征。
【答案】(1)产业集群的含义
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
(2)产业集群的特征:
①在组成要素上
产业集群由生产销售部门、相关产业部门和支持机构所组成。
②在企业构成上
产业集群的企业主体是中小企业。
③在内部联系上
典型的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因此,联系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产业集群表现出明显的专业化特征,内部
④产业集群的植根性
植根性是指产业集群内部的各种网络关系和企业的活动是构建在地方社会结构之上的。 植根性表明了产业集群与地方济社会各方面的紧密关系。
⑤产业集群还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
具有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接近或者集聚常常是识别一个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据。因此,产业集群应该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边界。
6. 区域空间结构的一般构成要素有哪些? 试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一般模式和演化规律。
【答案】(1)区域空间结构的一般构成要素:点、线、网络和域面。
①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
点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有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