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体育大学行政管理814行政学及公共政策之公共行政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答案】行政决策信息系统是指行政机关的信息处理成员与电子计算机及其他传输工具组成的一个人一机系统。信息系统的类型。按信息的传输方式可分为:
①纵向传输信息系统;
②横向传输信息系统;
③综合传输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包括:
①收集、处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②提供制定方案的依据;
③帮助进行方案比较和选优;
④控制决策实施和计划执行的最佳状态。
2. 权力诱导
【答案】权力诱导是指行政主体通过呼吁或劝告等形式提供相应的理由和诱因,促使行政客体接受行政主体的意见并将其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的手段。权力诱导需要使用物质利益的诱因,但物质诱因的使用重在奖励而非剥夺。虽然诱导方式也和操纵方式一样运用知识性权力资源,但是在理性说服的条件下发生的,靠的是循循善诱和谆谆教导。受价值判断的影响,权力诱导的有效性和行政权力本身的正当性密切相关。如果行政权力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丧失或部分丧失,权力诱导手段就开始失去效力。
3. 广义政府能力
【答案】广义政府能力是指国家各权力机关协同行动,有效地改变自身生存环境或综合关系形态,从而为国家获取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的能力。广义政府能力与广义政府的概念相一致,广义的政府等同于国家,泛指所有的国家机关。广义政府能力包括四种基本的能力:
①汲取能力,是指国家动员社会经济资源的能力,国家汲取财政的能力集中体现了国家汲取能力;
②调控能力,是指国家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③合法化能力,是指国家运用政治符号在属民中制造共识,进而巩固其经济地位的能力; ④强制能力,是指国家运用暴力手段、机构、威胁等方式维护其统治地位。其中财政汲取能力是最重要的国家能力,是国家能力的核心和实现其他能力的基础。
4. 行政改革
【答案】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行政管理外部生态环境变化的需要,而有意识地对行政管理从结构、功能、过程到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变革的活动。行政改革在本质上是政府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过程。其内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①行政改革是个政治过程。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政治决定行政;
②行政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
③行政改革必须改革内部体制和组织机构,重新配置权力:
④行政改革必须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5. 结构性权力
【答案】结构性权力,即组织权力,是指由于主体在组织的层级结构分工中的地位差异而产生的权力。行政组织在社会学意义上称为科层制。科层组织结构具有强有力的内部约束机制,通过层级制度安排,使每一级行政主体都拥有相应的权力,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有其适当的地位。层级越高,地位越重要,权力也就越大。行政客体对于结构性权力的服从源于行政组织自上而下的层级约束力。
6. 职位调查
【答案】职位调查是指政府现有职位的有关情况做详细的了解,并对有关资料加以全面收集的过程。对职位有关情况的了解包括以下内容:工作性质、工作数量、工作时间、工作难易程度、工作责任轻重、工作职权范围、工作报酬、所需资格条件以及所接受和所实行的监督等。也有人以“七W ”来概括职位调查所要了解的情况和内容,即:Who (何人),What (何事),Why (为何),When (何时),Where (何地),How (何法),Whom (为何人)。职位调查所需收集的有关资料主要是指职位所在机关的资料,如各种法律法规、行政命令和条例中的有关机关权限、部门权限、工作流程等方面的规定。职位调查中采用的方法一般有填表法、直接访谈法、实地观察和综合调查法等。
7. 职业道德
【答案】职业道德是指同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职业道德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其不是一般地反映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的要求,而是要反映职业、行业以至产业特殊利益的要求,其形式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职业道德的作用在于
①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人员的凝聚力;
②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用来塑造本职业从业人员的形象。职业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职业化”,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
8. 相机抉择的则政政策
【答案】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本身不具有内在的调节功能,需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
作用的财政政策,一般这种政策需由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来决定是否采用。如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政府可在其年度预算中采取增加政府开支,或减少税收的措施; 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经济过热,政府则可以通过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或二者并举。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是可能的,也是允许的。因为这正体现了政府以财政收支不平衡来换取整个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意图。
二、简述题
9. 简述行为学派的组织原则。
【答案】(1)人格尊重的原则。社会——心理需求是人们工作热情的主要动因,因此应当在人们的感情与工作任务之间建立合理的平衡。
(2)运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非正式组织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正式组织的领导、管理制度及其效能,因此,应当充分认识并合理运用之。
(3)参与管理的原则。通过参与管理,增加成员的主体意识,进而调动人的潜能。
(4)优化人际关系的原则。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组织的整体氛围和成员心理平衡,因此,应当经常注意调节人际关系,引导健康、和谐、有益互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5)培养新型领导能力的原则。其核心是民主管理意识和技能,因此,应当培养各级管理人员倾听意见、了解下情、吸引群众的观念、技能和魅力。
10.简述行政授权需要的条件。
【答案】行政授权必须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授权的条件可以理解为如下几个方面:
(1)行政授权需要良好的组织和人事基础。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
①行政管理的目标己经确立,方向正确,任务明确。行政工作的预期成果标准己经普遍制定,并且这些标准都是公平合理、切实可行的。
②行政组织机构己经建立,组织结构系统完善,要素完整,功能健全。
③行政首长认为组织内部的人事安排大致己经确定,不再担心部属的过分变动。
④行政组织各个层次的人员尤其是主管与部属之间能互相信任,组织内部气氛和谐。
⑤行政组织文化与工作环境良好,工作人员心情舒畅,忠于职守。
(2)行政授权必须把握适当的时机。这指的是
①当行政首长工作负担过重,部属在工作中随时都要找领导决定时,就必须进行授权。
②当行政组织的指挥系统中有人因工作或其他任务暂时离开,或者遇到高层职位缺位,组织又感到没有适当人员接替时,必须进行适当授权。
③当行政机关力求开创新局面,重视解决新问题,行政首长必须集中精力专注于重大的组织工作目标时,需要进行适当授权。
④当有关工作人员并不在一处工作时,因为空间上的差别,容易造成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解决问题方式,这也需要有适当的授权。
(3)行政授权必须考虑工作界限。一般将泰勒的“例外原则”看作界定授权工作界限的原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