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0心理学研究方法之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通过考察甲测验与测量同一特质的标准化乙测验之间的维度相似性,可以分析甲测验的效度类型是( )。
A. 内容效度
B. 区分效度
C. 校标效度
D. 构想效度
【答案】D
【解析】检验测验的构想效度需检验两个假设:①是与测验相同特质的测验分数应该有较高的相关;②是测量不同特质的测验分数间应有较低的相关,如数学能力测验与语文能力测验应该相关较低。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
A. 句子完成测验
B.NEO 人格调查表
C. 语词联想测验
D. 主题统觉测验
【答案】B
【解析】投射测验是向受测者提供预先编制的一些未经组织的、意义模糊的标准化刺激情境,让受测者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地对刺激情境作出他的反应,然后通过分析
受测者的反应,推断受测者的人格特征。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句子完成测验,语词联想测验等。而B 项,NEO 人格量表即大五人格量表,属于自陈式测验量表。
3. 当样本容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 )。
A. 随着显著性水平a 的增大而增大
B. 随着显著性水平a 的增大而减小
C. 与显著性水平a 的大小无关
D. 与显著性水平a 的平方根成正比
【答案】B
【解析】当样本容量一定,其他因素不变,显著性水平越低,置信区间宽度越长。而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会变小。因为置信度増高,能够落入这个高置信度的区间范围的可能性会变小,即区间更加精确了。
4. 总体分布正态,总体方差
A.
B.
C.
D.
【答案】D
【解析】总体方差未知时,用样本的无偏方差作为总体方差的估计值,实现对总体才能用概率平均数的估计。因为在总体方差未知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t 分布,故应查t 值表。有两种情况:①总体的分布为正态时,可不考虑n 的大小;②总体分布为非正态时,只有
对其样本分布进行解释,否则不能推论。
5. 某地区六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5分,从某校随机抽取的28名学生的测验成绩为s=10。该校学生计算能力成绩与全地区相比( )。
A. 差异显著
B. 该校学生计算能力高于全区
C. 差异不显著
D. 该校学生计算能力低于全区
【答案】C
【解析】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时进行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其基本原理与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已知时相同,所不同的是在计算标准误时,由于总体方差未知,
要用其无偏估计量
来代替这时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
未知,从总体中随即抽取容量为25的小样本,此样本的标准差 为s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 )。
为t 分布,因而总体方差未知时所进行的检验称作t 检验。公式为
6. 当被试人数较多,测验时间和经费又有限时,最好选用( )测验。
A. 个别
B. 团体
C. 速度
D. 投射
【答案】B
【解析】团体测验指在同一时间内由一位主试对多数人施测。由于能在一段时间内由一位主试同时测量许多人,因此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主试也不必经过严格的专门训练。团体测验的记分和评分较个别测验更为严格和客观。一般每题都有标准答案。另外,因为标准化样组规模相当大,故团体测验更易建立常模。
7. 研究结果能否在不同人群和不同种属之间进行推论,反映了( )。
A. 内部效度
B. 外部效度
C. 统计效度
D. 结构效度
【答案】B
【解析】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它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研究者也将之称为生态效度。
8. 同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的关系为( )。
A. 因果关系
B. 共变关系
C. 函数关系
D. 相关关系
【答案】D
【解析】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其关系主要有:①因果关系,即一种现象是另一种现象的原因,另一种现象是结果;②共变关系,即表面上看来有联系的两种事物都与第三种现象有关;③相关关系,即两类现象在发展变化的方向与大小方面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前面两种关系,不能确定这两类现象之间哪个是因,哪个是果,也有理由认为这两者并不同时受第三因素的影响,即不存在共变关系。本题中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属于相关关系。
9.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适用于( )。
A. 三个及其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B. 方差齐性检验
C. 三个及其以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D. 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答案】C
【解析】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是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也称为组内设计的方差分析。由于随机区组设计同一区组接受所有实验处理,使实验处理之间有相关,因此又称为相关组设计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