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655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在常规的色散型光谱法中,直接记录的是_____,即吸收强度是_____的函数;在傅里叶变换光谱法中,直接记录的是_____,即强度是_____的函数。
【答案】频率强度谱;频率;时间强度谱;时间
2. 空白试验应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并采用相同的分析步骤,取相同的试剂,_____,但空白试验不加试料。
【答案】滴定法中的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除外
3. 对于反应:
已知
则此反应平衡常数(25°C )的对数lgK=_____。 【答案】
平均值为
标准偏差为
另
4. 已知某样品用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其中一组数据的个数一组数据的个数t=_____。
【答案】
平均值为.
标准偏差为
则分析结果准确度检测应采用的公式为
5. 分离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用反相液-液色谱法较正相液-液色谱法,其保留值_____。
【答案】变大
【解析】反相液-液色谱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在固定相中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
6. 用二甲酚橙作提示剂以EDTA 直接滴定_____色。
【答案】红紫;亮黄
等离子时,终点由_____色变为
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光源、_____、_____、检测器、讯号处理显示器基本单元组成。
【答案】单色器;吸收池
8. 在pH=5.0时,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含有离子的溶液,已知是_____,依据是_____。
【答案】
9. 极谱分析中,极化电极为_____,它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测定时要加入来消除迁移电流,它应满足的条件为_____。
【答案】滴汞电极;汞滴以每于被测物质浓度100倍以上
【解析】此题前半部分是极谱波形成的必要条件,后半部分是消除迁移电流的方法。
10.某EDTA 配位反应的至少为_____mol/L。
【答案】0.02
11.邻苯二甲酸苯环上的四个质子为_____自旋系统。
【答案】 12.利用因数为_____。
【答案】2.214
的沉淀形式称重,测定
其换算
若要求该反应的完全程度达99.9%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
滴的速度滴下,使表面保持新鲜;支持电解质浓度大
(均为
)和大量
等
能被定量测定的离子
二、简答题
1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原子化方法有哪几类?比较其主要优缺点。
【答案】主要有火焰原子化、无火焰原子化、氢化物原子化和冷原子化法。火焰原子化法重现性好,基体效应小,原子化效率低,灵敏度也较低;无火焰原子化法原子化效率和灵敏度均较高,但重现性较差,基体效应较严重;这两种原子化法的应用都较广。氢化物原子化只适用于分析
和
等少量几个元素,冷原子化法只适用于分析汞,它们的应用
范围都较窄。
14.在进行络合滴定时,为什么要加入缓冲溶液控制滴定体系保持一定的pH?
【答案】EDTA 是多元酸,Y 有多种存在型体。当M 与Y 反应时,会释放出
同时H+的
,另外在不同的酸度下,M 也会有副反应发生而最终使得存在套与Y 结合(即Y 发生络合反应)
M 与Y 反应的条件稳定常数受到pH 的影响而不能进行准确的络合滴定。故络合反应一定要在一
定的PH 缓冲溶液中进行。
15.沉淀是怎样形成的?形成沉淀的性状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其中哪些因素主要由沉淀本质决定?哪些因素与沉淀条件有关?
【答案】沉淀的形成一般要经过晶核的形成和晶核长大两个过程。晶核的形成机理,目前尚无成熟的理论。一般认为,将沉淀剂加入试液中时,当沉淀(构晶)离子浓度的乘积超过该条件下沉淀的溶度积时,离子通过相互碰撞聚集形成微小的晶核。晶核形成之后,溶液中的构晶离子仍在向晶核表面扩散,并且进入晶核,以致逐渐形成晶体(即沉淀微粒)。按照沉淀颗粒直径的大小可将沉淀分为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两类。形成何种类型的沉淀,主要决定于沉淀物质本性,但也与沉淀进行的条件有关。在沉淀的形成过程中,由离子形成晶核,再进一步聚集成沉淀微粒的速度称为聚集速度。在聚集的同时,构晶离子在一定晶格中定向排列速度称为定向速度。定向速度主要决定于沉淀物质的本性;聚集速度主要由沉淀时的条件所决定,其中最主要的是溶液中生成沉淀物质的过饱和度。聚集速度与溶液相对过饱和度成正比。
16.写出气相色谱速度理论方程式(即范•弟姆特方程式),并简述各项的物理意义。
【答案】方程式为:
其中,各项的物理意义为:H-理论塔板髙度,A-涡流扩散项u-载气线速度分子扩散项。
17.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特点?
【答案】(1)不同点有: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比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结构复杂,可实现吸收光谱的自动扫描,价格昂贵,用途广泛,光路设计要求严格。(2)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具有较高的澍量精密度和准确度,而且测量方便快捷,特别适合进行结构分析。
18.络合掩蔽法的实施方法分为哪几步?
【答案】(1)先加络合掩蔽剂,再用EDTA 滴定M 。
(2)先加络合掩蔽剂L , 使N 生成NL 后,用EDTA 准确滴定M ,再用X 破坏NL , 从NL 中将N 释放出来,以EDTA 再准确滴定N 。
(3)先以EDTA 直接滴定或返滴定测出M 、N 的总量,再加络合掩蔽剂L , L 与NY 中的N 络合:
释放Y , 再以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滴定Y , 测定N 的含量。
传质阻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