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渤海大学管理学院组织行为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什么是群体? 群体有哪些类型?
【答案】(1)群体的定义
群体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群体中的人具有以下特征:
①他们拥有一定的规范,在行为上互相制约;
②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感到互相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整体;
③为完成共同的目标,他们分工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2)群体的类型
①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根据群体规模的大小,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a. 在大型群体中,群体成员之间是以间接的力一式联系在一起的。在大型群体中,社会因素比心理因索有更大的作用。
b. 在小型群体中,由于人们之间有直接的接触,因此,心理因素的作用相对来说要大于大型群体中的作用。
②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a. 正式群体是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的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b. 非正式群体是组织中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他们可能是因为住得近、有共同的兴趣、能互相满足需要而结成伙伴。
③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
根据群体的开放程度的原则,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
a. 开放群体经常更换成员,成员来去自由。开放群体中成员的地位和权利不稳定,所以不适合于长期的任务,但也有其好处,开放群体可以吸收新思想和人才,他们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也比较强。开放群体着眼于现在,适合发展新思想和新产品。
b. 封闭群体的成员比较稳定。封闭群体的成员等级关系严明,具有历史的眼光,适合长期规划。
2. 什么是冲突? 冲突与竟争有什么不同?
【答案】(1)冲突的定义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后。冲突的产生不仅会使个体体验到一种过分紧张的情绪,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群体内个人
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也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2)冲突和竟争不同
①冲突的对象是目标不同的另一方。
②竞争的双方则具有同一个目标,不需要发生势不两立的争夺。
如果双方都能从他们的竞争结果中获益,那么竞争就不大可能变为冲突。实质上,竞争和冲突的区别在于一方所采取的行动是否会影另一方目标的实现。这种区别表明,要想防止竞争演化为冲突,有效的管理策略是消除共同介入的机会。
二、简答题
3. 为何数量统计方法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有较大用途?
【答案】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趋于定量化,数量统计方法的应用日益广泛,这种趋势是组织行为学研究走向深入、追求精确的重要标志。统计方法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有较大用途的原因具体如下:
(1)数量统计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数量统计方法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的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而现实世界任何现象形态、运动方式都具有空问形式和数量关系。因此,数量统计力一法对任何学科的研究都不可缺少。
(2)组织行为学应用数量统计方法随着人们对其认识深化而展开一门学科应用数量统计方法的程度,取决于人们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水平。只有经过一定的深入研究,抽象到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一认识层次时,才会有应用数量统计方法作为分析工具的要求。同时数量统计方法精确的表述语言、抽象的思维模式、快捷的计算工具和方法则会使认识更为准确、一般、可靠。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应用数量统计方法,也是随着组织行为规律认识的深化而展开的。
(3)组织行为学研究是统计中统计量研究的内容
组织行为学研究选取恰当的指标对个体、群体、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准确描述与测度,是一切研究工作的基础。而这恰恰是描述统计中统计量研究的内容。同时统计方法是社会科学数量研究的最一般、最基本的方法,其他数量方法都与统计方法有密切的小可分割的联系。
①调查和观察方法中,方案的设计、对象和情景的选取、进行的过程都离不开统计方法; ②实验方法中,实验的设计、实验对象的随机选取、非实验因素的控制离不开统计方法。
③调查、观察、实验和比较等方法中得到的经验材料要经过统计处理,以发现其统计规律性,并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才有可能上升为理性认识指导人们的行动。
(4)数量统计方法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
组织行为作为符合一定规范的个体活动的合成效果,是典型的随机现象,符合统计规律。组织行为由人的活动构成,而个人的活动具有随机性:人们对外界的作用可以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人的行为可以有多种事先难以确定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发生的可能性通过观察、调查、实验又是可以认识的。这是数量统计方法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基础。组织行为学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应用统计方法,统计学方法对于组织行为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
用。
4. 交易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有哪些区别?
【答案】交易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的区别体现在:
(1)定义不同
①交易型领导
交易型领导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认为领导者与部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现实的契约行为,目的在于交换特定有价值的事物。
②变革型领导
变革型领导是一种向员工灌输思想和道德价值观,并激励员工的过程,是交易型领导和魅力型领导的发展。变革型领导过程中,除了引导下属完成各项工作外,领导者还以其个人魅力激励下属,影响并改变下属的工作态度与价值观,使他们能够为了组织的利益超越自身利益。该领导方式可以使下属产生更大的归属感,满足下属高层次的需求,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和更低的离职率,最终实现超越预期的绩效水平。
(2)特征不同
①交易型领导
领导以奖赏的方式领导下属,当下属完成特定的任务后,便给予承诺的奖赏,整个过程就像一项交易。其主要特征如下:
a. 领导者通过明确角色和任务要求,指导和激励下属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领导者向员工阐述绩效的标准,明确自己希望从员工那里得到什么,如果满足了上级的要求,员工将得到相应的回报。 b. 以组织管理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为基础,依赖组织的奖惩来影响员工的绩效。
c. 强调工作标准、任务的分派,重视任务的完成,强调员工的遵从。交易领导所强调的成员与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是互惠的,是基于经济的、政治的及心理的价值互换。它小能赋予员工工作上的意义,从而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开发员工的创造性。
②变革型领导
a. 领导魅力,能使员工产生崇拜、尊重和信任的行为。
b. 感召力,指向员工勾勒组织愿景与蓝图,描述目标,使下属感到工作富有意义和挑战性,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忠诚与尊敬以及对工作的使命感。
c. 智能激发,指领导者启发员下发表新见解,从新的角度或视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鼓励员下采用崭新的方式完成任务。
d. 个性化关怀,指领导者把每个下属都作为值得尊敬的个体,仔细倾听并关注他们的需要,鼓励他们学习,并为他们提供指导。
5. 什么是价值观? 举例说明价值观的作用。
【答案】价值观代表了一系列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说,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之于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为可取。这个定义包含着判断的成分,反映了人们在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