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目录
2016年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一) . 2 2016年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二) 15 2016年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三) 25 2016年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四) 34 2016年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五) 45
一、名词解释
1. 小资产阶级
【答案】小资产阶级是指个体农民、小手工业者、小商人等在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中间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是纯粹的,即使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也存在着非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依靠自己的劳动谋生。所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他们同样也受资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的剥削和压迫,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是很不稳固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受大生产的排挤而不断分化,少数人上升为资产阶级,大多数都逃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丧失生产资料,变为无产阶级。
2. 工人阶级贫困化
【答案】工人阶级贫困化是指整个工人阶级处于贫困状态的地位,有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两种表现形式。相对贫困化是指工人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在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工人阶级所占的份额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下降的。工人阶级相对贫困化同工人的生活水平是否有所改善是无关的。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是会有所改善的,但比起资本家财富和生活消费的快速增加来说,工人所得到的社会满足的程度反而降低了。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化,是指工人阶级物质和文化生活状况的绝对恶化,即愈来愈穷,生活更坏。其主要表现在实际工资下降、失业率提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大量存在,以及社会治安环境恶化等方面。
3. 国际经济秩序
【答案】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各国在发生经济联系和进行经济活动中的制度、规则及各国普遍接受的各种条件等。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基本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建立的。在发达国家居支配地位的情况下,国际经济秩序必然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发展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取得了较大的增长,但是,就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仍然十分严峻,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仍然是其经济发展的一个较大的制约因素。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废除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经过发展中国家的努力,原有的经济秩序在其基本框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某些方面也在发生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变化。
4. 资本有机构成
【答案】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c :v 来表示。从价值形式来看,资本分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者说,分为生产资料
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总额的比率,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从资本的物质内容来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对比关系,随技术发展程度的不同而不同,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从根本上决定着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资本有机构成是把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结和在一起的概念。
5. 固定资本磨损
【答案】固定资本磨损是指在核算期内,由于自然退化、正常使用、正常淘汰或正常事故损坏而导致生产者所拥有或使用的固定资本存量现期价值下降。固定资本的磨损有两种,一种称为有形磨损; 也就是物质磨损; 另一种称为无形磨损,也就是精神磨损。(1)物质磨损指机器、厂房、建筑物等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的损耗。这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使用引起的磨损; 二是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引起的磨损。这种磨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称为有形磨损或物质磨损。(2)精神磨损指固定资本在它们的有效期限内山于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上的贬值。这又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同样机器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而使原有固定资本的价值相应下降; 二是由于新的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出现了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因而使原有的固定资本贬值。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固定资本价值上的损耗,而物质形式上没有磨损,所以称为无形磨损或精神磨损。
6. 垄断利润
【答案】垄断利润是指垄断企业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一种特殊超额利润,即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主要来源于:其一,垄断企业内部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其二,垄断企业通过规定垄断高价或垄断低价将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价值和剩余价值转化为垄断利润; 其三,通过资产阶级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如政府对垄断企业的减税、科研资助、优惠贷款、军事订货等)把社会已经形成的一部分价值和剩余价值转化为垄断利润。获得垄断利润的具体途径是:(1)通过提高生活资料的价格以降低下人的实际工资,使工人的一部分必要劳动转化为垄断利润; (2)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占有其他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其来源是其他企业工人的剩余价值和工资克扣; (3)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获取小生产者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4)通过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攫取殖民地、附属国及其他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7.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答案】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指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过程,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则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和价值增殖的过程。在劳动过程中,工人为资本家生产某种使用价值,但使用价值本身并不是资本家追求的目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要生产具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生产能够出卖的商品; 不仅要创造价值,而且还要带来剩余价值。把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是商品的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则
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8. 通货膨胀
【答案】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持续的上涨和货币贬值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中使用非实物性的信用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所发生的现象。通货膨胀降低了一国货币的购买力,引起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的发生,归根结底,必然有货币供应量的超常增加。一般说来,严重的通货膨胀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和引起价格的扭曲,进而影响经济效率。通货膨胀可有以下多种分类:按其程度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急剧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 按其是否可以预期分为:预期的通货膨胀、非预期的通货膨胀、完全可预期的通货膨胀、非完全可预期的通货膨胀; 按其成因可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 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隐蔽型通货膨胀和公开型通货膨万长。
9.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答案】按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资本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或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是指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形态发生了变化,而它的价值则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了。这种转移是通过具体劳动完成的。转移的价值量,只是进入生产过程时原有的数量,决不会大于它。不变资本一般用字母。表示。
(2)可变资本是指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支付给工人的劳动力价格,工人拿去购买生活资料消费掉了。但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会创造新价值,其中一部分补偿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格,剩下的另一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可变资本一般用字母v 表示。
10.经济制度
【答案】经济制度是指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并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以及由其决定的产品分配制度,构成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制度可有以下几个层次和几个方面的含义:
(1)社会经济制度,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组织形式、权益规定、管理规则和行为规范。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人类社会共有五种社会经济制度,即原始社会经济制度、奴隶社会经济制度、封建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制度。
(2)基本经济制度,指一个社会中生产关系的主要的组织形式、权益规定、管理规则和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