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复旦大学社会保障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补充保障以及政府在其中的职能?
【答案】补充保障是以非政府主导性、非强制性为特征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称,因此补充保障在某种意义上是排斥政府的行政干预,但是补充保障的发展同样需要有政府的政策扶持甚至财政援助。因为补充保障作为一项关系到人们根本利益的社会活动,必须在国家规定的法律框架下运行,并接受政府监督。总的来说,政府的责任主要包括:
(1)推动立法,实行监督
政府推进立法的目的在于为补充保障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保护信息资源劣势一方的合理权益,为了确保补充保障义务方应尽义务的履行以及权利方合法权利的获得,无论是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还是市场主导的社会保障,政府都有责仟推动有关立法工作。法律的完善将大大降低补充保障的运行成本,保证补充保障运作的效率并促使其规范化发展。同时还需要有政府的适度监管,以确保补充保障能够规范运行、健康发展。
(2)宏观调控、政策引导
对于补充保障应该充分注重运用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经济调控政策“有形的手”两种手段。政府可以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统一规划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与补充保障,综合考虑相关政策的协调性与相互配合、使其相得益彰,共同为社会发展和增进国民福利的目标服务。政府最重要的调控手段就是财政和货币政策,它可以引导、扶持、或抑制补充保障的发展。
2. 简述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的异同。
【答案】(1)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的相同点
二者都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社会保障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又由许多项目构成。社会保障体系就是由其各个层次的诸多项目构成的整体。如果把这些项目从保障对象、保障目标、资金来源、给付方式等方面加以归纳,可归总为三种不同的保障形式,即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它们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的小同点
①保障层次性不同
从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来看,社会救助面对的是陷于生存困境并迫切需要国家或社会援助的社会成员,其救助
(待遇)水平通常以维持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为标准,从而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待遇最低的制度安排。这一特征使社会救助成为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或社会稳定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被称为最低保障制度; 而社会保险是维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平。
②保障对象不同
社会救助对象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但只有生活陷入困境或者遇到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才有资格申请社会救助,并通过这一途径获得国家或社会的援助; 而社会保险面向全体了劳动者,有特定的年龄、职业或性别等身份限制。
③权利义务关系不同
社会救助体现的是权利与义务的单向性,享受社会救助的社会成员只要符合救助的条件,就有权利申请得到救助; 而社会保险等却强调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但又并非是权利与义务对等。
④给付方式不同
社会救助包括现金援助、实物援助、服务援助等,一般根据不同社会救助对象的具体需要来提供; 而社会保险主要是以现金给付。
上述特征是社会保障系统各项目的不同,决定它们在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保障体系中岗位各自占据小同的地位。
3. 养老保险具有哪些功能?
【答案】养老保险的功能有:
(1)保障功能
养老保险是为达到退休年龄而退休的公民提供的一种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险制度,使其在推出劳动力市场后依然能够维持其基本生活。
(2)稳定功能
养老保险通过为退休的社会成员发放养老金,起到了调节社会矛盾的作用,避免人们由于生存危机、心理失衡而导致社会冲突,造成社会震荡,具有社会减震器的功能,是预防政治动荡的稳定剂。
(3)公平功能
养老保险是一种收入再分配制度,现收现付制之下的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是年轻的一代人供养年老的一代,体现了互助共济的原则。
(4)发展功能
养老保险使公民在退休时依然能够有一定的收入,一方面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老年人发展自己的爱好,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文化功能
养老保险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的责任,代际之间的互助共济,这些都有助于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
4. 请比较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
【答案】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的解释与比较如下:
(1)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的解释
企业年金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欧洲国家一般称之为职业年金,美国称之为“私人养老金计划”。它一般被定义为:在国家有关法规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的旨在为其职工提供一定程度
补充性退休收入保障的保险计划。
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障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营运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收入补偿制度。
(2)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的比较
企业年金不同于公共开支项目下的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和个人储蓄养老计划。其区别在于: ①企业年金一般由企业(雇主)创立,或是集体谈判的结果,政府一般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并予以监管,但是政府很少参与计划的设立; 而养老保险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统一建立的;
②企业年金管理成本相对较低,收益和贡献较为对称,缴款一般不被人们视为一种试图逃避的税赋; 养老保险基金因资金庞大,管理成本较大:③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一般较基本养老保险金要小,并且实施对象有较强的针对性,在收入分配方面一般向高收入群体倾斜;
④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不稳定并且在不同的投资计划下收益率差距悬殊;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坚持安全性、收益性的原则,投资收益率相比较为稳定;
⑤不同企业设立的企业年金的内容和形式各异,企业年金积累额的可流动性、转移性较差,较之于养老保险,其公平性与效率性较差。
二、论述题
5. 比较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制的再分配效应。
【答案】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基金制的再分配效应比较如下:
从再分配来看,分配基金来源体系可以划分现收现付制(pay-as ,简称PA VI )和积累基金制两种最基本但截然不同的类型。
(1)现收现付制
现收现付制是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制度安排。它以当年或近期内资金收支的横向平衡为资金筹集和待遇计发的原则。养老保险收入仅仅满足当前预算期内的支出需求,而不为以后存留积累资金。养老金分发时则考虑个人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和退休后的资产数量,将基金相对平均地分发给退休者。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代际赡养”,即由当前工作的一代人供养退休的一代人。
(2)积累基金制
积累基金制指的是劳动者在工作期间以固定缴费率在养老金账户上积累资金,由基金管理机构对私人账户进行统一投资管理,劳动者退休后按个人账户积累的基金数量从个人账户上领取养老金。基金制在预测未来时期养老保险支出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在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缴费率,由企业和个人共同在个人账户上积累资金,以此筹集社会养老基金。它遵循的是“同代自养”的原则,劳动者在下作期间为将来退休时期的消费做准备。
(3)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基金制的再分配效应比较
①在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体系安排下,在待遇计发方面较多采用确定给付制,年金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