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礼仪中的巫术——以“三礼”为中心的考察

关键词:周代;巫术;礼仪化;“三礼”

  摘要


本文运用巫术的相关原理,结合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相关知识对儒家经典“三礼”,即《仪礼》、《礼记》、《周礼》中的巫术事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部分,分析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并且回顾了我国自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关于巫术的研究现状,也对一些学者结合“三礼”从事的关于巫术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在绪论部分,讨论了本文研究的具体目标和方法,对巫术的定义,巫术与宗教的关系进行了简单交代。在绪论的最后部分,对人类学家弗雷泽等人关于巫术的相关原理进行了介绍。

第二至五章属于本文的正文部分,对“三礼”中的巫术事像进行了分类,将其分别归入“人生礼仪”、“生产礼仪”、“生活礼仪”三类之中。另外,在本文的最后一章,着重分析了“三礼”所见周代巫术的特点。具体内容概述如下:

第二章“人生礼仪”部分,分析了“生育礼仪”和“丧葬礼仪”两个方面所包含的巫术现象。其中,“生育礼仪”部分,笔者以历史发展的视角,详细讨论了夫妻房事禁忌、求子、接子巫术和名子禁忌等巫术事像,以及这些巫术事像所反应的古人的观念及这些观念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在“丧葬礼仪”,讨论了与丧葬巫术有巨大关联的灵魂观念,并在灵魂观念的基础上,运用巫术相关原理,结合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以及我国的阴阳五行学说等原理,分析了招魂巫术、饭含巫术、厌胜巫术以及其他与丧葬礼仪相关的巫术现象,也讨论了这些巫术信仰产生的生活、社会以及文化背景。

第三章“生产礼仪”部分,对古人在“农事礼仪”、“田猎礼仪”中表现出的巫术进行了考察,对其中的“献种”巫术、“先蚕”巫术、禳旱祈雨巫术、蜡祭祝祷巫术、师祭祝祷巫术、祷马祖以及养马巫术,做了详细讨论。在论述相关问题的同时,注意运用出土甲骨卜辞等材料,寻找某些巫术形成的历史根源。另外,在此部分,笔者结合语言崇拜等人类学现象对祝祷巫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第四章“生活礼仪”部分,首先讨论了方相氏所行之大傩巫术,以巫术的视角,对方相氏的“巫”的形象进行了分析。其次讨论了古人于日食、月食时救月救日的巫术行为,并运用相关原理对古人救日月的巫术原理,进行了考察。再次,结合天文学、药物学等知识,分析了“生活礼仪”中厌胜巫术的相关原理及其形成的文化背景。最后,对衅血、会盟、祭祀活动中的巫术行为进行了探讨。

本文的第五章讨论了“三礼”所见周代巫术的特点,利用《周礼》中记载的巫官的政治级别,结合其他先秦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考察了对巫者在周代低下的地位,并对巫者在周代地位低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次,笔者运用美国著名学者芮德菲尔德提出的“大、小传统”概念,对周代大、小传统中的巫术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二者之间相互冲突、影响的关系。最后,笔者结合文章的整体,以历史发展的角度讨论了巫术在周代经历的由“俗”入“礼”现象,结合“三礼”对巫术在周代经历的由“俗”入“礼”的形式及其对后世影响,进行了讨论。

本文最后的结语部分,从整体上对本文所论做了必要地回顾。